產業訊息
IBMI
  「十二五」新興產業 萬億商機待發 生物科技產業商機可期

[香港文匯報 記者/李昌鴻 深圳報導 ] 2011/01/12

生物科技被中國列入七大新興戰略產業之一,醫療、保健和生活等方面均應用廣泛。去年內地生物科技產值是10年前的40倍,總額8,000億元(人民幣,下同)。從事生物科技的人士認為,生物科技作為朝陽產業,預計在未來十年,包括生物醫藥、生物農業和生物材料等,在內地相關產值將達十萬億元。v

香港生物科技協會主席、海康生命科技公司主席于常海稱,生物科技作為全球新興戰略性朝陽產業,全球各國均在全力爭奪;生物科技涉及範圍較廣泛,包括生物醫藥、生物農業、生物能源和生物材料等。他續指出,中國「十二五」規劃初步確定,至「十二五」末期僅生物醫藥產值將突破3萬億元,較2009年總產值數據翻兩番。未來十年內地生物科技將蘊藏十萬億元的商機,因而成為各國企業爭奪的高地。

業界看好年增長逾15%

深圳艾尼爾角膜工程公司總經理張富運表示,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IT為全球最大的機遇,推動人類進入信息社會,而21世紀,生物科技帶來的機遇將遠大於IT等行業,目前生物科技產業每年增長逾15%,未來其前景比現在的IT更輝煌。

目前,中國一年就有30萬人等待角膜捐獻,而實際一年捐獻僅3,000例,遠遠滿足不了需求,而全球的需求更是巨大,同時燒傷和燙傷等皮膚再造之需求也相當龐大。面對上述情況,「中國製造」人造角膜和人造皮膚等產品有望填補這一缺口。

作為中國生物醫學再生科技公司旗下子公司,張富運表示,深圳艾尼爾角膜工程公司經歷長達十年研發,其人造角膜產品正在進行臨床試驗,該成果5月將報批,之後半年投入生產,一個角膜售價高達近萬元。

另外,中國生物醫學再生科技公司專業從事人造皮膚業務,其進行長達13年的研發終於獲得成功,近期準備進行產業化。該公司在陝西投資3億元成立陝西艾爾膚組織工程公司,預計年產300萬平方厘米的人造皮膚,年收入10億元。

研人工真皮 投災害應用

張富運透露,該公司還在拓展其它許多組織工程研究,目前正在研發人工神經、骨頭、軟骨和真皮的臨床前研究,尤其是人工真皮,用於大面積燒傷,其保存期長,適合戰爭、災害和地震等帶來的創傷需求。他稱,中國生物醫學再生科技上述眾多研發和生產項目,保守估計將可以帶來150億元的銷售收入。

[資料來源:WiseEnterprise]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圖檔及文字檔),著作權皆屬本會所有(除另有註明者,或本會網站連結至外部之網站除外),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完整資訊>
© 2024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dustry (IBMI)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15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508號9樓 電話:(02)2655-8168 傳真:(02)2655-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