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訊息
IBMI
  <中國新聞>時隔3年處方藥轉OTC大門重啓

[南方都市報  記者 馬建忠  ] 2011/03/03

停滯近三年後,處方藥轉非處方藥(OTC)的大門終於再度開啟

國家藥監局2月25日發佈消息稱,依照相關法規條文的要求,經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審定,夏天無片等54種藥品正式轉換為非處方藥。

處方藥轉O TC工作,2008年∼2010年曾一度因藥監局下屬部門O TC管理業務變動和“雙跨”品種爭議而暫停。伴隨著轉換大門的重啓,一場O TC“盛宴”又再度悄然來臨。不過,隨之而來的轉換標準問題,或者說“尺度”問題,以及被暫時擱置不表的“雙跨”問題,依然是擺在安全用藥面前的一座有待逾越的障礙。

釋放潛在需求

9種化學藥品、44種中成藥和1種生物製品的製造商,共同成為了這次處方藥轉O TC大門重啓後的首批受益者。

依照《處方藥與非處方藥分類管理辦法(試行)》的規定,處方藥必須憑執業醫師或執業助理醫師處方才可調配、購買和使用。但是,一旦轉為O TC後,消費者就不再需憑處方配藥,這無疑將釋放潛在的需求。

此外,變身O T C後,上述54種藥品將得以在大衆傳播媒介發佈廣告。

事實上,近年來“雙跨”品種逐年增多的背後,一直隱藏著行業一種新的經營推廣模式。即將臨床上使用多年,又適合在O TC渠道推廣的處方藥向“雙跨”品種轉化,進而通過廣告宣傳和促銷手段的有效結合,使老品種重放光彩。

“沒有中標或者沒有進入基藥目錄的處方藥,轉為非處方藥後,也許會有另外一個春天。”華北一家大型制藥集團的銷售總監直言。

另外,由於非處方藥的定價權在省級物價部門,地方保護主義這一操作空間的存在,對部分地方型藥企來說無疑也是利好。

潛在風險猶存

據瞭解,處方藥轉O T C的程序,主要是企業提出申請,藥監局給予審批。而批與不批的一個重要考量指標,是能否提供充分的藥品安全性數據和材料。

但是,應該值得注意的是,處方藥轉為O TC,不僅意味著包括廣告行為在內的推廣模式將因此發生變化,其消費人群等都會發生變化。因此,這不僅僅是藥品製造商的商業行為,同時涉及用藥安全問題。

北京一位從事藥典研究的老專家告訴南都記者,以本次被轉為O TC的夏天無片為例,該藥主要成分夏天無塊莖中含少量延胡索乙素等多種生物堿,其中空褐鱗堿能用于基底神經節產生“強直性昏厥”樣現象。該藥幾年前也申請過轉為O T C,不過,鑒於該藥的原料含有少量毒性,申請一直未被批准。

“毒性問題應該首先考慮,此外,轉為O TC後,藥品說明書也要進行相應的修改,把劑量、療程、不良反應等一一都要說清楚。”該位專家如此說。

深圳微芯生物首席科學官魯先平也表示,如果一種藥品要從處方藥轉為O T C,那麼,這種藥的安全性應該有非常長期的數據積累,證明其在O TC的銷售模式下,不會出現過量使用、不當使用、人體差異而出現的安全性問題。

“雙跨”是否取消仍未定

中國非處方藥協會會長白慧良告訴南都記者,處方藥轉非O TC工作之所以暫停了一段時間,主要是因為“雙跨”藥品(既可以做處方藥又可以做O T C )問題,“這次批的就是非‘雙跨’品種,對於是否取消‘雙跨’,目前主管部門正在研究之中。”事實上,無論是國內藥品製造商還是在華的跨國藥品製造商,多數均對“雙跨”戀戀不捨。對於國內藥品製造商而言,“雙跨”品種的存在,將有助于其延長處方藥的生命周期,增加營收。而跨國公司由於早期獲批的都為處方藥,故也希望借此推進部分處方藥O TC化,進而更好地布局中國零售市場。

據中國中醫科學院周超凡教授介紹,在國內外藥品製造商的共同推動下,截至2010年,我國已有超過2000種“雙跨”藥品。由於數量龐大,如果貿然取消,還要考慮醫保的壓力,並非易事。

“‘雙跨’品種,可以算得上是中國特色,歐美發達國家在處理O TC與處方藥的界線時,劃分得非常清楚。當初設‘雙跨’,主要是考慮到方便群衆做自我藥療,緩解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主管部門因此有意識地擴大了雙跨品種的數量。”周超凡如是說。

一位研究FD A藥品監管體系的專家則稱:“從嚴格意義上來講,很多藥品尤其是中藥臨床前的評估是不足的,在臨床研究過程中,對於安全性的客觀評價,也會存在某種不足。因此處方藥不論從‘單跨’品種轉為‘雙跨’品種,還是要轉為O TC,均應該做客觀的臨床前和臨床的安全性評價,然後基於上市後長期的安全性數據,再去決定是否適合轉換”。

[資料來源:WiseEnterprise]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圖檔及文字檔),著作權皆屬本會所有(除另有註明者,或本會網站連結至外部之網站除外),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完整資訊>
© 2024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dustry (IBMI)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15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508號9樓 電話:(02)2655-8168 傳真:(02)2655-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