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訊息
IBMI
  <中國新聞>發改委下調1300個劑型藥品價格 部分企業停止生產降價藥
[新京報  ] 2011/04/18

據新華社電 3月28日,國家發改委下調了青黴素、羅紅黴素等162個品種、近1300個劑型的藥品價格,平均降幅是調整前規定價格的21%,這是國家第27次下調藥品價格,預計這次降價每年可減輕群衆負擔近100億元。然而,近些年來,一部分藥品降價後市場上就買不到了,人們稱之為“降價死”。

一些藥店沒執行降價政策 近日,記者在山東濟南、濰坊走訪多家藥店發現,一些藥店根本沒有執行發改委的降價政策。記者在銀座超市玉函店的紅太陽大藥房發現,四川泰華堂制藥有限公司生產的規格為每片150毫克,共12片的羅紅黴素分散片,標價為14.5元,與發改委公佈的最高零售價格8.9元有不小差距。

部分“降價藥”難覓蹤跡 記者在濰坊幾家連鎖藥店採訪發現,多家售賣的羅紅黴素片劑是不在調價範圍內的規格。頤卜生大藥房二部南大街店中售賣7種羅紅黴素,其中3種其規格不在調價範圍內。位於四平路的維康萊大藥房售賣8種羅紅黴素膠囊或分散片,其中5種的規格不在調價範圍。藥店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有些規格價格調整之後,利潤極低,存貨一旦售完,就改賣沒有納入本次調整範圍及規格的藥品。

“調價以後,有些品種會因為利潤問題,而不被選擇銷售。”濟南一家藥店負責人坦承。

 

 “藥企放棄薄利多銷”

近年來,每次藥品降價,都伴隨著一批廉價藥品退出市場。在一些城市,紅黴素、青黴素等廉價藥品已蹤跡難尋。

那麼,為什麼出現“降價死”現象?據有關人士分析有三大因素:一是比較利益導致降價藥退出市場。

山東一家省級醫院的一位醫生說,現在市場上有大量的高價藥,國家定價的藥品只占一小部分,“大夫哪記得住那麼多?誰‘公關’的錢多就用誰的唄!” 二是部分企業停止生產降價藥。中國中藥協會秘書長王桂華說,一旦某種藥品不能夠獲得必要的利潤,企業就會停止生產這種藥品。北京同仁堂集團市場部部長顏昇反映,現在原材料價格甚至比中標價格高,藥品價格出現倒掛。

三是藥企放棄薄利多銷,導致“降價死”。有業內人士認為,有些藥品降價只不過是使利潤變薄,而企業更願生產那些能帶來更高利潤的品種,就像“吸了雪茄不願再吸香煙”一樣,這導致部分降價藥退出市場。

 

 ■ 相關新聞

零差率銷售將健全補償機制 據新華社電 衛生部黨組書記、副部長張茅近日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近兩年來,基本藥物制度已在近60%的政府辦基層醫療機構實施,實施地區基本藥物價格平均下降約30%。但同時也出現一些問題,主要就是招標採購和補償機制的建立,如果不能及時解決,將影響到基本藥物制度的建立和實施效果。

從監測督導情況看,一些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雖然配備使用了基本藥物,但沒有全部實行零差率銷售,關鍵是補償不到位。

2010年底,國務院辦公廳已下發有關通知,在基本藥物採購平台建設、招標投標規範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對“量價掛鈎”等也提出了具體要求。

今後要規範基本藥物招標採購、建立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補償機制,特別是要推進包括人事分配制度、績效考核在內的綜合改革,形成落實基本藥物零差率銷售的長效機制。

 

[資料來源:WiseEnterprise]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圖檔及文字檔),著作權皆屬本會所有(除另有註明者,或本會網站連結至外部之網站除外),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完整資訊>
© 2024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dustry (IBMI)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15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508號9樓 電話:(02)2655-8168 傳真:(02)2655-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