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訊息
IBMI
  <中國新聞>藥監局收緊保健品審批

 [經濟觀察報  記者 溫淑萍] 2011-08-22

 

保健食品行業的整肅終於要來了。據接近國家藥監局的人士透露,藥監局打算將目前保健食品的部分功能縮減、合併,目前正在對《保健食品功能調整方案》公開征求意見。根據調整方案的初稿,保健食品功能將從27種壓縮為18種,5功能將被取消。

 

據悉,目前《保健食品監督管理條例》已進入複核階段,有望年內出台。該條例將涉及保健食品的從功能審批,到生產經營和市場監管的各個環節。

 

泡沫繁榮背後

按照功能範圍規定,保健品食品存在27項功能,國家藥監局有意取消其中5項,合併4項。

 

據藥監局人士稱,取消的5項功能包括改善生長髮育、對輻射危害有輔助保護、改善皮膚水分、改善皮膚油分、輔助降血壓,取消理由大都為科學性不足,功能定位不准確。與此同時,保留的18項功能都要求未來在動物實驗和人體試驗中,延長時間和提高標準。國家藥監局此次規範功能,將至少洗刷掉5000種以上的保健品,如果嚴格點,可能會是上萬種。全球最大的膳食補充劑公司NBTY中國董事總經理夏俊波表示。

 

據不完全統計,在國家藥監局註冊的保健食品中,共有274個保健食品涉及擬被取消的5項功能,且有近百個產品當初申請的功能單一,這些保健食品一旦功能被取消,或將因此遭遇資質問題。

 

目前中國保健食品的市場銷售規模達1000億左右,但促成這種銷售規模的是市面上名目繁多、保健功能紛雜的近6萬種保健產品。保健品市場呈現如此泡沫繁榮的景象,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保健食品的功能分類太過多樣化,研發、審批相對輕鬆,讓一些藥品打了擦邊球。

 

據業內人士介紹,一個新藥的誕生,一般都需要花費10年的時間,投入近10億元的研發費,而一個新保健食品,研發期大概只需要兩年左右,研發費用接近2000萬元,前期的產品試驗期同樣也只需要2年左右。

 

一位不願具名的保健食品行業人士介紹,保健品是從上世紀90年代初從國外逐漸引進的,中國醫藥正值市場化活躍初期,藥品監管比較寬鬆,審批方式更是無章可循。

 

該人士稱,當時,國內流通商和中小藥廠在引進國外保健品或仿製生產時,為了追求高價格會改換包裝,標簽說明模糊不清、功能衆多,以適應更廣泛的人群,這嚴重違反了保健食品的本質意義,甚至經常引發保健品安全事故

 

多頭監管難撼

中國保健食品的法律法規相對健全,到2007年底先後有120部規章出台,但分別由5個部門負責監管。業內人士透露,由於知識產權、技術含量極低,保健食品最重要的是生產質量、宣傳環節的控制。

 

而保健食品的現狀是,拿到批准證件就可以生產了,但如何生產的?是否真正符合GMP?如何儲存的?又賣到了哪裡?至今都沒有明確的制度要求。同時,保健食品的宣傳目前屬於工商行政部門管理,藥監局無法插手。

 

這些內容在2009年起草的《保健食品監督管理條例》中曾被提及,該條例一方面明確了保健食品由食品藥品監管部門為主、多部門配合監管的總體思路,使保健食品的審批權和管理權得以統一,另一方面將銷售企業納入到管理中來,推動了保健品行業經營管理規範化。

 

據說當時有很多企業提了意見,希望功能等環節去雜從簡,同時鼓勵創新。但時至今日,該部條例還未頒佈,仍然在討論中。兩年了,可見整個行業各個部門之間,大家的看法、矛盾還是比較大的。知情人士稱。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圖檔及文字檔),著作權皆屬本會所有(除另有註明者,或本會網站連結至外部之網站除外),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完整資訊>
© 2024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dustry (IBMI)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15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508號9樓 電話:(02)2655-8168 傳真:(02)2655-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