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訊息
IBMI
  生醫產業發展未掌握全球關鍵技術 應串聯科學研究鏈 以利長期發展
[工商時報 記者 杜蕙蓉]2012/07/23 生技月登場,來自海內外的生醫大咖都將來台獻策,提供產業最新訊息和生醫業發展趨勢。中研院院長翁啟惠認為,以每百萬人口的專利數來比,台灣雖然是全世界第一,卻未掌握到關鍵技術,因此還是依靠外來技術的國家。 他認為目前的評鑑制度過度重視論文發表,而產學合作欠缺誘因,導致各譜各的調,形成資源的浪費。 翁啟惠表示,台灣有自己的生醫能量,不用怕韓國,但政府應積極推動兩岸衛生協議下臨床試驗,讓兩岸生醫廠商能合作搶進國際10年內將達到的3兆美元市場,翁啟惠如何看台灣生技產業的發展?產、官、學應如何分進合擊,創造台灣生醫產業的契機呢?以下是他的看法紀要: 問:7月間的院士會議中,你直指台灣的3千億研發經費幾乎是等於付給國外的權利金,為何會有這樣的看法? 答:長期以來,大家都認為台灣發表的論文多,且用人均數來算,排行都居前,但實際上,台灣論文各領域占全球比重及平均每篇被引用次數相對於世界平均值是偏低的!除了農業是高於平均值外,台灣在農業科學、化學、臨床醫學、電機、地質、微生物、神經、藥理還是領先大陸、南韓,但其餘都是落後,而且台灣專利各領域占全球比重及相對被引用程度低,即使是最強的半導體,也都低於世界平均水準。 目前政府投入的研究經費約1千億元,民間約2千億元,但台灣企業每年支付海外權利金和商標費,就官方統計,2011年約58億美元,即1,740億台幣,但實際上數字是超過3千億元,顯示國內目前關鍵技術掌握不足,專利與學術論文關聯低。 問:造成這樣的結果,主要的問題是什麼? 答:台灣目前有很多的迷思。主要是我們的評鑑過度重視論文發表,研究無法真實回應國家發展、社會需求或發掘科學真相等重要科技發展目標。 再者,研究主題又過於自主且發散,缺乏聚焦,無法有效強化優勢領域及產業需求。另外,產業過度集中,重產值而未重視附加價值,學研與產業之間距離太大,學研界培養人才不符產業所需。 而且,產學合作缺誘因,成果難以轉化為正面學術評價,且易誤踩法規界線,以致研究者裹足不前,無法落實研究成果商品化。 問:要如何解決? 答:從大方向來思考,我們應該要串聯科研上中下游,進行人才培養到科技研發,進而推動經濟發展。 學術研究的目標是要創造知識、培養人才、提升社會效益,基於科技基本法的精神。 因此,政府應考量國家發展方向、社會需求及區域均衡,作為擬訂科技政策與推動科技研發之依據,科技政策的形成與推動,應強調多元參與及創新思維,並與人才培育(教育部)、經濟創新(經濟部)相連結。建立經濟發展,兼顧環境╱健康及社會公平正義的決策模式。 另外,國家研發經費也應合理配置,以帶動創新發展。 在產、官、學的資源整合上,讓學界著重在研發鏈的上游,加強前瞻規劃,以利長期發展,培養優勢領域,並保持競爭優勢;而法人如工研院、生技中心等則專注於研發鏈的中游;民間則側重在研發鏈的中下游投資,如此才能避免資源的浪費。 美國華盛頓郵報最近報導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從1988∼2003年,花了15年時間,投資38億美元進行人類基因圖譜的建立貢獻。姑且不論了解基因後,對於人類疾病的發生和預防有了重大的突破,甚至造成預防醫學和個人醫學的興起,是生醫產業的重大革命;它帶來的醫療設備器材、技術和治療方法和相關供應鏈的商機,創造的產值就相當驚人。 就統計,基因圖譜的建立到現在共帶動7,960億美元的經濟活動,增加2,440億美元的個人薪資收入,而光是2010年,就創造31萬人的工作機會。 由於基因定序技術成熟,相對的進行一個基因檢測的花費也降至1千美元,帶動資訊科技發展及基礎研究、產生的商業機會和精密奈米技術和正在急遽成長中的基因治療和預防醫學,推動檢測結合藥品的趨勢,其影響性是十分深遠的! 實際上,不只是投資基因圖譜的解碼,美國政府從2001∼2012年間,也斥資156億美元投入奈米科技的研究,生產許多產品和創造新的機會;而早在1950∼1970年間,他們就投入半導體晶片的研發;而光是在膽固醇的研究,他們就產生13個諾貝爾獎的得主,而也因此發明了數個降膽固醇的藥物。 可以想像的是,如果太陽能電池板,以同樣方式發展,那麼會也會創造什麼樣的經濟效益呢? 最重要的是,這些十分早期的問題導向技術研發,是必須用政府的力量來完成的,是政府必須要擬定的政策,並有計劃的執行,才能引導民間加入供應鏈的體系。 問:要如何扭轉現況?讓台灣的產、學可以做最大效益的發揮? 答:我認為學術評鑑的制度,應該要更多元,用特色定位,多元評鑑;而產學合作要有適當規範,而不是像現在這麼模糊,導致產學在利益的框架上,變成無法合作,讓研發進行中的選題,不能商品化。其實技轉後,產學之間不免產生利益關係,但也往往是產學合作的開始,所以必須要有適當的利益衝突規範,讓產學合作能順利進行,朝互利的方向發展。 另外,科研主要在探索未知和解決問題,對解決問題的研究,應先了解問題所在,達成技術端與需求端的共識,再去由上而下徵求計劃、找最好的團隊或個人來解決問題。 問:韓國十分積極投入生技產業領域,也成為台灣的競爭對手,你的建議是什麼? 答:其實不用怕韓國,我們要找出自己的機會,台灣生醫產業能量也很活潑,但我們欠缺的是研發鏈的串聯整合,在臨床前及初期臨床試驗較弱,也缺乏關鍵技術、量產規模及國際市場布局。 不過,台灣的生醫產業彈性佳、學習力強,而且我們在農業生技、臨床醫學和華人特有疾病研究上較有優勢,加上法規接近FDA,比較容易和國際接軌。 只是最近相關機構就台灣的生醫產業的分類上,居然是分成藥品、醫材和新興生技,這樣有點怪,因為新興生技內包括了疫苗、蛋白質藥、保健食品、植物新藥等,這種分法就會讓醫材產業逐漸擴大而未注意到醫藥也涵蓋在新興生技中,以致誤導未來政府要投入資金扶持的經費比重,其實,真正的分類應該是藥品、醫材和保健食品三區塊,這樣脈絡會比較清楚。 問:如何看兩岸在生醫產業的合作? 世界的趨勢? 答:人口老化、預防醫學以及個人化醫療時代來臨,預估十年內全球醫療消費市場將達3兆美元,其中藥品70%、醫材20%、保健品10%,其中亞洲將高佔全球3分之1的市場,主要是中國大陸的快速成長。 2年前的第6次江陳會,兩岸已簽署衛生合作協議,並以ICH和GHTF為合作架構,由於這兩個架構也是國際認定的標準,我認為雙方應回到這個架構機制之下,互設窗口單位和臨床實驗中心,讓藥品和醫材都能以符合此標準為進軍目標,聯手打進國際市場才是當務之急。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圖檔及文字檔),著作權皆屬本會所有(除另有註明者,或本會網站連結至外部之網站除外),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完整資訊>
© 2024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dustry (IBMI)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15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508號9樓 電話:(02)2655-8168 傳真:(02)2655-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