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訊息
IBMI
  政府政策防弊重於興利 新興藥廠出走主因
[工商時報 記者 杜蕙蓉]2013/02/27 羅氏大藥廠全球技術營運總裁楊育民昨(26)指出,台灣生技有人才,資本市場活絡,錢財也不缺,但政府政策防弊重於興利,法令限制嚴格,是導致國際大藥廠來台投資意願低落,新興藥廠出走的主因。 一年一度在台灣舉行的BIOLOGICS WORLD TAIWAN 2013昨日登場,來自新加坡藥廠BIOGENEXUS的STEVEN LEE等人士,對於台灣無法吸引國際藥廠來投資設廠感到疑惑,加上瑞華新藥也因政府法令欠缺彈性,原本預計興建的蛋白質藥廠移往大陸設廠,讓台灣的投資環境成為生物製藥研討會的話題。 楊育民說,過去大藥廠是基於市場考量才會到地主國投資,但現在除了巴西、俄羅斯仍要求要進軍他們的市場,必須前往設廠外,已經沒有藥廠是因市場因素進駐;反倒是投資環境、法令和生產品質才成為藥廠投資的顯學。 楊育民表示,以新加坡、愛爾蘭為例,要申請蓋藥廠,大概只須要2-3周即可搞定,但台灣可能要花上一年,如果再碰上選舉政黨輪替或換人,那麼可能又要再拖上一段時間。 由於新藥研發期長、風險高,通常藥廠都是在開發期約近完成,才會建藥廠,藥廠建廠速度是與藥品上市緊密結合,如果建廠時程出現落差,就會影響藥廠營運,因此,投資國的法令配合相當重要。 此外,稅率也是影響藥廠投資的主因之一,楊育民表示,新加坡、波多黎哥和愛爾蘭對藥廠投資給予10年免稅,即使因藥廠大都是自動化,沒有生產線工人,但這些國家會把外部支援的維修、資訊等人員納入成本,給予稅賦優惠。 楊育民舉例,瑞士人口只有700萬人,卻有強大的鐘錶、金融和製藥工業,鐘錶是每半年就會有換新潮,製藥卻有綿長的研發期,這二個事業體的投資期、回收期不同,瑞士卻能為這些不同的事業體設定不同的稅率;而且瑞士縣市的權限則大於中央,地方稅率最高可到35%,中央政府則只收9%,而地方的稅率卻可因個別企業或大企業主調整。 楊育民認為,台灣行政官員不敢負責,怯於做事,主要是法規制定以防弊為主,且懲罰性高,颱風一來出現災情,就有官員要下台,民眾或民意代表在看待事件時,不會管官員曾做對97件事,而是只放大看3件錯事。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圖檔及文字檔),著作權皆屬本會所有(除另有註明者,或本會網站連結至外部之網站除外),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完整資訊>
© 2024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dustry (IBMI)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15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508號9樓 電話:(02)2655-8168 傳真:(02)2655-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