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訊息
IBMI
  張鴻仁:新藥核價可學英國

【工商時報 記者 杜蕙蓉報導】

台灣新藥在展現研發能量後,配套的藥證審查和健保核價成為當務之急,台灣研發型生技新藥發展協會(TRPMA)副理事長張鴻仁表示,國人開發的新藥將行銷國際,母國價格太低不利海外市場開拓,加上我國有總額健保給付制度,部分新藥可能會看得到、卻吃不到健保大餅。

張鴻仁曾任衛生署副署長、健保局總經理,目前為上騰生技董事長,和生技製藥產業淵源深厚,他認為英國獨創兼具健保,又能扶持新藥產業制度,讓政府、產業和民眾三贏的策略很值得學習。以下是他的看法紀要:

問:如何看各國新藥核價基準?

答:從全球市場來區分,自由市場定價的首推美國,偏向由各藥廠自己定價,屬於「特例」,而「通例」則是所有實施全民健保,有公益制度的國家,藥價規範就需政府核定。這樣的結果也造成所有開發新藥的公司都會鎖定美國市場,因為價格自訂,比較能快速回收成本。

問:台灣開始有自己研發成功的新藥,也要向國際叩關,應如何定價才能符合利益又能不衝擊健保預算?

答:定價是個很大的學問,藥品只要定價了,往上調很難,現在能兼具公益又能扶持產業就屬英國最具指標。英國政府與藥界達成協議,由國會認可有條件允許廠商在公醫體系有程度的自由定價,如果藥品售很好,廠商大獲利,因為若用藥品打折方式回饋,會影響海外市價格,因此,政府和廠商也協議將一定程度的獲利回饋給政府,這套完美的制度,到目前為止,很多國家想複製卻仍不得其法。

我認為英國可學習,但重要是自己應先制定一套標準。

問:如何看新的新藥健保機制?

答:我們目前採用的成本法和類似藥品價格比較,已經比較符合現況,不過,在實施健保總額給付後,像洗腎患者有一定預算配套,現有的新藥若拿到健保給付,可能還要加把勁患者才能用得到。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圖檔及文字檔),著作權皆屬本會所有(除另有註明者,或本會網站連結至外部之網站除外),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完整資訊>
© 2024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dustry (IBMI)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15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508號9樓 電話:(02)2655-8168 傳真:(02)2655-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