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訊息
IBMI
  兩岸新視界旺報、中新社共同策畫 互聯網+促兩岸產業合作升級

【旺報  2015-04-15  論壇  記者竇勇  報導】

自今年「兩會」大陸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制訂「互聯網+」行動計畫以來,「互聯網+」逐漸上升為國家戰略,超出網路行業範疇,成為整個經濟發展新方向、新動力,對大陸社會的經濟、文化、環境和資源正產生著深遠影響。

簡單地說,「互聯網+」戰略就是不局限於網路產業,而是把網路和傳統的各行各業結合起來,追求一種1+12的效果。對於兩岸產業合作來說,「互聯網+」也意味著新的機遇和方向。

彌補兩岸合作不足

「互聯網+」兩岸產業合作,是對兩岸舊有產業合作模式的突破和創新。兩岸產業合作受到環保、勞動力成本上漲等諸多因素限制,在「互聯網+」時代,兩岸需要考慮如何在傳統產業中加入網路要素,共同實現產業的重構和升級。

經過高速發展,大陸鋼鐵、水泥、汽車等220多種工業品產量居世界第一位,目前正努力實現從製造到創造的轉型升級;台灣在現代農業、集成電路、石油化工、物流等方面具有優勢。特別是台灣在技術創新上有豐富經驗,借助「互聯網+」,雙方可以加快合作創新。

「互聯網+」兩岸產業合作對兩岸產業發展的積極意義,在於它能彌補當前存在的不足。以製造業為例,傳統製造業往往是封閉的,而兩岸製造業合作甚至還是割裂的。一是在生產環節的割裂,如研發在台灣,生產在大陸;二是市場的割裂,大陸的生產與大陸的市場無關,更多是為滿足歐美市場的需求。

站在「互聯網+」的風口上順勢而為,兩岸產業合作會有一個新的飛躍。未來「互聯網+」兩岸產業合作可以沿兩條主線展開:一是提升和完善生產的研發、中試、品牌、通道、市場等薄弱環節,通過深耕產業鏈,逐步改變兩岸產業集中於利潤微薄的製造環節的不利局面,向微笑曲線兩端延伸,提升兩岸產業價值鏈;二是改造傳統的各行各業,發揮網路集聚創新能力的催化劑作用,激發產業革新的倍乘效應,以信息流帶動物質流,全面改造傳統合作模式。

需要年輕人新思維

以「互聯網+」金融為例,據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統計,到2014年底大陸網路金融規模已突破10兆元人民幣。台灣人民幣存款規模相當可觀,粗估已接近4000億,通過第三方支付、P2P(網貸)、眾籌、基金銷售、財富管理等網路金融的不同業務模式推動兩岸金融合作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在「互聯網+」兩岸貿易方面,電子商務合作潛力巨大。京東商城、阿里巴巴等借助大陸昆山試驗區平台,設立兩岸商品大貨倉和「匯聚台灣」等網購平台,「匯聚台灣」開業3天就實現500萬元人民幣的營業額。近年來,兩岸電子商務產業交流日益熱絡、電子商務跨境貿易規模不斷擴大,合作方式越來越多元化,電子商務正逐漸成為兩岸商品和服務貿易的重要支撐手段和互相投資的重要領域。

此外,還有「互聯網+」物流、教育、醫療等等。「互聯網+」是大勢所趨,行動網路、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製造業的結合,電子商務、工業網路和網路金融等,必將極大地改變兩岸傳統產業業態和合作模式。在這個過程中,年輕人是網路發展的主力,兩岸產業合作的「互聯網+」要實現創新發展,需要更多具有新理念、新知識、新思維的年輕人加入。(作者為中國國際交流中心專家)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圖檔及文字檔),著作權皆屬本會所有(除另有註明者,或本會網站連結至外部之網站除外),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完整資訊>
© 2024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dustry (IBMI)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15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508號9樓 電話:(02)2655-8168 傳真:(02)2655-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