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訊息
IBMI
  《觀念平台》世界健康日 食安問題端上檯面

工商時報  2015-04-1政經八百 台灣大學國企所副教授 盧信昌

由世界衛生組織(WHO)所推動的「世界健康日(每年47日)」,希望透過健康觀念的導正以及加強國際合作來改善公共環境,讓大家過得更健康。畢竟,如何維護好國民健康,不僅是社會福利的一環,是美滿家庭與強盛國家的生財資產;更是個別人能展現意志、發揮能力與實踐夢想的重要基礎。

在過去的15年間,全球健康日曾有過:對精神疾病的接納、動一動能保健康、緊急醫護下的院內安全、傳染病的媒介監控、扶持共濟老化社會與減少藥物濫用的抗原性等主題。今年的主題卻很簡單,就是主張要靠全體動員與覺察來促進食品安全。為能推動此一主題,WHO還提出促進食品安全的五個訣竅:乾淨作業、生熟分離、烹調殺菌、保鮮儲存與選用良好食材。

不論農作物或水產品,一般而言總面對著小農生產與作業分散的特性,農產品的單位產量少、地域來源也分散;為了滿足市場需求,供應批次與來源地自然是既多且雜。還得做好跨季節的契作預購和倉儲貯備;遑論有源自於各貿易國家的政策衝突,跨境查驗與監管透明的意願,以及爭端排解上的諸多難題。

因此,有跨國監管合作與流程上的便利,方能促成供應與生產標準漸趨一致;唯有做好流程掌握與即時監控,這樣的發展才能讓各方都得到保障與充分的協助。當交易當事人與其他利益攸關者願意配合時,才能促成貿易活動的多軌進行與「優質消費」的持續提升。

當然,各國的經濟發展程度大不相同,就連上述WHO五訣竅的應用也要因地制宜的。像是對於低度開發國家而言,生活所需已然匱乏之下,加強飯前洗手的學校教育來改進飲食衛生習性,已經足夠;隨著經濟富足度,漸次有烹調常識與改善生鮮保藏的考量;而歐洲農業大國法國,則著重於食材選擇與餐廳廚師的把關職責。

尤其是全球化的過程當中,食品供應隨之國際化是必然發展,從而有地域運送與交易範圍的擴張。然則農產供應容易受到各種的衝擊所影響,不論自然災害或是源自於生產管理上的弊端;像是最近三年來在美國加州的持續乾旱,今年度即將產生爆炸性的衝擊,特別是在全球稻米貿易與乾果的供應。

就是在消費端的高度依賴與生產環境的動態變化下,如今衍生出的問題也日益複雜,像東亞國家對於日本輻射汙染縣份的農作、水產管制,以及深受到國人關切的美國牛雜進口事件。這些問題的複雜性容有區別,但不外於以下幾個範疇:食材來源的開放、食安資訊的即時掌控、物料庫存的管理與食品通路,以及關於標示的規範和廠商申報的比對程序。

為達成區域內的經濟共榮,又能有加值增量的消費願景,持續透過科學觀念的召喚宣導,以及援用國際協議和進行多邊條約的簽署,持續改善海關查緝能力與檢驗流程,舉凡在通關查核、認證效力和跨國檢驗的相互承認,以及監管糾紛時的折衝協調,才能落實立法保護的意旨與行政目標的達成。

在世界健康日的觀念導引下,我們必須重申:做好源頭管理與食材的安全保證,是增進台灣食安環境的唯一道路。過去以來,台灣民眾普遍對於日本災區復健與經濟再生,均予以高度的關切與祝福;不過,在台灣邊防檢驗能量未臻健全以前,希望主管機關能不輕言取消對於日本五縣的輸台管制。

如果朝野政黨一致體恤日本的災區經濟,那麼居於人道考量、消費選擇與行政管理的可行性下,或可建議在六海一空的自經示範區內,擇定部分區塊允許日本五縣市產品的專案進口。但在經濟示範區內的銷售對象,則僅限為自用所需;消費者並應登錄申報,以便主管機關能追蹤其去化流向。

此外,日方的駐台機構,如台北交流協會的在台代表陸續發表談話,宣揚輻射區域的食品安全。基於台、日民間的長期友好,建議交流協會亦應提供台灣民間見證和參與關懷的資訊需求;該機構能承諾即時轉知日本境內發生的消費情資。在未來,更能以共同關注來回應台灣社會疑惑,適時排除消費者的重大恐慌。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圖檔及文字檔),著作權皆屬本會所有(除另有註明者,或本會網站連結至外部之網站除外),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完整資訊>
© 2024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dustry (IBMI)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15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508號9樓 電話:(02)2655-8168 傳真:(02)2655-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