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訊息
IBMI
  缺藥 盤尼西林一針難求

【真晨報  2015-05-07  全國新聞  記者李亞融  報導】

衛福部食藥署昨天指出,國內缺藥通報案件4年暴增10倍到去年128件,最缺的藥物以注射劑型居多,前三名依序為抗生素、局部用藥與抗癌藥。

食藥署昨天在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辦藥品短缺國際研討會,邀請美國、歐盟、日本等國主管機關、醫院及產業協會代表來台,討論缺藥政策、替代藥原則等,代理商、藥界在會中抱怨,因為健保給付價格太低,不敷成本,藥廠不願意賣某些抗癌藥到台灣,或退出台灣市場。

罕病患者恐中斷救命藥

另有醫界人士反映,罕病用藥也有同樣情形,由於比利時健保給付價格太低,藥廠不願意銷售罕病藥,台灣方面卻參考比利廠藥價訂出健保價,導致台灣代理商「蝕本賣藥做公益」,但是最多只能再撐半年,屆時罕病患者恐怕中斷救命藥。

皮膚 眼用藥膏 抗癌藥都缺

食藥署藥品組科長潘香櫻表示,從二0一一年截至今年的歷年統計來看,我國除了缺藥最多的青黴素(盤尼西林),第二、第三名分別是外用製劑(皮膚藥膏、眼用藥膏)、抗癌藥物。若以劑型區分,注射類藥物缺藥最嚴重,其次為固體藥物及眼藥膏。

潘香櫻分析,抗生素及抗癌藥的短缺主要在於注射劑型,由於採無菌製劑生產,複雜度及技術門檻皆高;而很多抗癌藥又是新藥,主成份來源有限,國內很多藥廠無法研發生產,短缺主要受國際影響。

無法規強制廠商通報缺藥

潘香櫻指出,青黴素是最基本的抗生素藥,但近兩年國內皆遇短缺,主要原因為藥價利潤少,國際藥廠早已將此藥退出台灣市場,目前國內只有一家藥廠永豐在製造,若遇原料短缺就會發生缺藥。

面對缺藥預防,她表示,廠商應在藥品停產前六個月預警通報,美國已立法規範,廠商如遇短缺卻未通報,會將名單予以公告,我國目前僅《罕藥法》通過該項規範;若遇缺藥困境,食藥署將公告於網站,讓廠商或代理商本於公益協助,目前尚無法規可強制要求。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圖檔及文字檔),著作權皆屬本會所有(除另有註明者,或本會網站連結至外部之網站除外),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完整資訊>
© 2024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dustry (IBMI)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15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508號9樓 電話:(02)2655-8168 傳真:(02)2655-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