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訊息
IBMI
  消費者喜愛的基改作物

【中國時報  2015-05-14  時論廣場   中央研究院余淑美院士】

目前全球基因改造食品主要來自大豆、玉米、棉花、油菜等作物,基因改造大多是增加這些作物抵抗蟲害與殺草劑的能力,主要由大規模國際農業生技公司生產。很多人認為這都只是大公司在賺錢;實際上,契作的農民及產品相關產業因成本降低也很得到相當的利潤。但是,一般消費大眾並沒感受到這些產品的好處。最近有兩件小規模公司的基改產品研發獲得美國農業部商業種植許可,消費者的接受度也相當高。

在我們的食物中,澱粉占相當大比例,是主要的能量來源。但是,澱粉經過高溫燒烤或油炸後,所含還原糖會與一種氨基酸天門冬醯胺(ASPARAGINE)作用而產生丙烯醯胺(ACRYLAMIDE),過量食用可能致癌及傷害神經。因此,如何降低澱粉類食品中天門冬醯胺的含量,是作物育種上很重要的一項工作,尤其在製作麵包的小麥及薯條、薯片的馬鈴薯上著力甚多,但成效有限。而工業製程上利用添加物來減少天門冬醯胺成分,不但增加成本,也多一層風險。

8年前,美國愛達荷州一家小公司(SIMPLOT)利用基因靜默法,使基改馬鈴薯中的天門冬醯胺含量減少20倍,做成的薯條、薯片所含的丙烯醯胺降為原來的5%,同時也使切開的馬鈴薯不易變褐色。這個新品種馬鈴薯命名為「天生馬鈴薯」(INNATE POTATO)。SIMPLOT是麥當勞薯條的主要馬鈴薯供應商,但是麥當勞宣稱暫無採用「天生馬鈴薯」的打算。有意思的是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一位教授做調查,發現竟然相當大比例的消費者願意花費較高價格來買「天生馬鈴薯」這種新產品。

大家都知道許多水果如蘋果或梨切開後,很快就會開始變褐色,外觀不佳。為了防止果汁製造時褐變,也會添加抗氧化物而增加生產成本。這些褐化現象是因為水果中所含酚類化合物被多酚氧化(酶)所氧化而造成。加拿大的一家小公司OKANAGAN也是利用基因靜默法抑制蘋果多酚氧化(酶)的含量,所生產切開不會褐化的新品種稱為「北極蘋果」(ARCTIC APPLE),最近也在美國及加拿大獲准商業化,相當受到餐飲業的歡迎,預計在2016年即可上市。

普遍存在土壤中的農桿菌,雖是植物病原細菌,卻也是非常巧妙的基因改造工程師。過去大家一直認為目前農業上利用農桿菌進行基改是一種人為的操作。但是前幾天,美國國家科學院刊登出一篇比利時科學家所發表的文章,相當轟動。

內容是分析取自美洲、非洲、亞洲及大洋洲的291個不同種的甘藷樣品,發現竟然都含有農桿菌的基因,證實自然界中農桿菌早就已經開始在不同的甘藷品種之間進行基因交換及改造,而人類食用這種基改甘藷已經有數千年歷史,不但吃塊根也吃葉子。自然界中有許多植物是農桿菌的天然寄主,可預測的是長久以來,已有許多植物被農桿菌悄悄地進行基因改造。

由上述科學發展的例子可看出,先進的基改技術不斷推陳出新,許多產品都針對消費者的需求及環境保護而設計,而基改產品進入體內隨即被消化當養分吸收。可預期的是全球植物基改產品方興未艾,而由於有各種益處,將為各國所重視。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圖檔及文字檔),著作權皆屬本會所有(除另有註明者,或本會網站連結至外部之網站除外),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完整資訊>
© 2024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dustry (IBMI)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15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508號9樓 電話:(02)2655-8168 傳真:(02)2655-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