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訊息
IBMI
  醫界對工時的跨世紀對話

 【中華日報  2015-05-18  保健   記者林啟禎 報導】

(作者現為國立成功大學特聘教授暨成大醫學中心骨科部醫師)

台灣醫療生態崩壞的遠近原因很多,造成的各種現象五花八門,而不同立場的人也見解不同,其中對醫師的超長工時,跨世紀的醫界同仁有了需要對話的不同認知。

首先是醫界的大前輩(不稱醫界大老是因為這名詞已漸有污名化的暗諷)謝炎堯教授曾於2011512日在「醫師工作時數的計較」一文中,主張「工作時數不是決定工作負荷的重要因子」、「對主治醫師而言,任何文明國家都沒有規定工作時數,而是主治醫師依據醫學倫理,包辦照顧病人的任務」及「限制住院醫師工作時數,尤其是外科系住院醫師,會發生訓練手術和進行手術中斷的不良後果。」還說:「如果完全遵守,又能聘請到全額住院醫師時,人事費用會增加約為14億至18億美元,必然反應到醫療費用。」 謝教授也曾在103127日「柯文哲讓我歉疚的一句話」一文中,為了柯文哲副教授(引用該文稱謂)告訴記者「長年看見台大醫院的傲慢,外縣市病人大老遠來,凌晨4點擠著排隊掛號,台大人覺得很爽,但這樣對嗎?」在一番論證後,建議柯副教授要爭取擔任衛生福利部部長,而非競選台北市長。

謝教授的主張似乎得不到新世紀醫師的認同。有反核醫師之稱的楊斯棓醫師在「謝炎堯醫師的工作時數」一文中提出「一時激動且不吐不快」的反對意見,認為謝教授日以繼夜工作至今74歲仍健康硬朗是「醫證醫學中證據力最低的level 5」,謝醫師當年在第一線醫療時「醫病關係沒有如今這麼惡劣」,而且「謝醫師看得到的只是見報的年輕醫師往生或半殘,其實還有很多沒見報,因為有的家屬不願曝光」。所以建議「謝醫師位高權重,已不需為生計打拼,可否花一年時間走訪全台醫院做個田野調查,再下定論不遲。」而其他年輕醫師見解類似的文章亦見於臉書的「謝炎堯教授,你錯了!」,自由廣場的「回謝炎堯院長的一封信」,與部落格文章的「謝炎堯教授可以親自到急診示範嗎?」 筆者進醫學院達40年,謝教授是當年的教授級內科老師,當年我們的工時的確比現在還高(個人評估外科骨科合併5年受訓期每週約120小時),雖然感謝當年有這一段紮實的醫學技能訓練,但捫心自問,其實也很慶幸自己的身體與家庭能夠僥倖存活下來,也認為當年的醫學倫理、醫病互動與師生關係,若以當今的醫療生態來檢驗,也有許多不合時宜而值得反思改進的地方。

對於當今的醫療生態惡化,許多醫師親眼見逐漸崩壞卻無能為力。當今第一線的年輕醫師爭的是馬斯洛人性需求初階的生存與安全層次,而當年謝教授呼籲的是高階的尊重與自我實現層次。世界真的改變了,這場對合理工時的跨世紀對話如果缺乏前輩的同理感受,恐怕是沒有共識且永無解套之日的呀。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圖檔及文字檔),著作權皆屬本會所有(除另有註明者,或本會網站連結至外部之網站除外),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完整資訊>
© 2024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dustry (IBMI)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15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508號9樓 電話:(02)2655-8168 傳真:(02)2655-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