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訊息
IBMI
  小分子標靶新藥 治8種癌副作用少 教育部邁向頂尖大學計畫 北醫新藥最快5年後上市 長庚研發高靈敏度基因檢測試劑

【中國時報  2015-05-20  醫藥保健  記者洪欣慈 報導】

癌症病患佳音!台北醫學大學耗時多年研發出抗癌小分子新藥「MPT0E028」,經動物實驗證實可增強抑制癌細胞生長效果,從5成提高至7成,且較無掉髮、嘔吐等副作用,預計明年進入臨床二期試驗,可運用於8種癌症,最快5年後上市。

教育部昨舉行邁向頂尖大學計畫「生技醫藥,關鍵未來」成果發表,展示各校於生技醫藥領域研發技術運用成果,其中由北醫大藥學院副院長劉景平研發的癌症新藥「MPT0E028」,為台灣第一個由大學自行研發且進入人體臨床試驗的抗癌新藥,目前已進入臨床一期試驗。

研究團隊成員、北醫大副教授潘秀玲表示,「MPT0E028」是小分子標靶藥物,可抑制癌細胞中的「組蛋白去乙醯(酶)」(PAN-HDAC)活性,經動物實驗證實,可治療肝癌、乳癌、肺癌、血癌、大腸癌、攝護腺癌等8種癌症,抑制癌細胞生長活性效果較佳。

潘秀玲另指出,一般抗癌藥物常有嘔吐、掉髮等副作用,從動物實驗觀察,北醫大新藥副作用大幅降低,加上小分子新藥製程較不繁瑣,成本也較抗體類藥物低,最快5年後可上市。

長庚大學醫學生物技術暨檢驗學系副教授邱全芊所領導的研究團隊,則研發出高靈敏度基因檢測試劑,可幫助篩檢有無癌症突變基因、判斷對癌症藥物有無抗藥性,實踐癌症個人化醫療。

研究團隊成員、長庚醫技系博士生陳泰龍說,每個人的基因不同,癌症藥物能發揮的療效也不同,團隊針對肺癌和大腸癌標靶藥物進行研究,研發可檢測人體基因是否有正向或負向突變的試劑,了解藥物對受測者的療效或抗藥性,協助醫師對症下藥。

陳泰龍指出,團隊研發的試劑只需1小時就能完成檢測,較現行類似檢測需3天至1周快上許多,成本也可降低一半,除了可檢測罹癌病人外,也可針對一般人的血液或體液檢測是否有癌症突變基因;目前試劑已技轉並完成人體試驗、並至衛福部申請許可,最快下半年可上市。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圖檔及文字檔),著作權皆屬本會所有(除另有註明者,或本會網站連結至外部之網站除外),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完整資訊>
© 2024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dustry (IBMI)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15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508號9樓 電話:(02)2655-8168 傳真:(02)2655-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