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訊息
IBMI
  藥品價改再推進 互聯網醫療迎來迸發期

【中國企業報  2015-06-16  產業公司  記者石岩  報導】

藥品價格是醫改的大難題,中國試圖向市場化再邁進一步。

61日,經國務院同意,國家發改委、衛計委、人社部以及食藥監總局七部委聯合出台的《推進藥品價格改革的意見》(下稱《意見》)正式實施。

一大波政策紅包砸向了醫藥行業,在釋放出醫改持續推進積極信號的同時,產業也面臨一次新的大變局。在這一過程中,互聯網醫療作為一種重要的外部推動力,也是醫療行業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新選擇。

藥改持續發力,

阻力下沉

略有小降,部分產品價格穩定,我們並沒有接到大幅漲價或降價的通知。在京從事醫藥代表行業多年的金勇在接受《中國企業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從我們這個環節上講,藥價起伏是常有的事,這次並沒有出現大的波動。當下的反應也證明瞭他所預料的那樣,市場反饋《意見》的作用,肯定需要一段時間

承德頸複康藥業集團一位不願具名的張姓部門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電話採訪時表示,國家放開藥品政府定價,藥品市場價格肯定有一個調整的過程,尤其是一些低價藥,由於利潤不盡合理,會有所漲價。放開藥品政府定價的限制,是讓藥品產銷回歸正常市場規律的一個條件,這並不能說明市場機制會失控。對此,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司長許昆林也表態,由於有招標採購和醫保控費機制的綜合制約,加之對市場交易價格監測監管工作的強化,絕大部分藥價不會上漲。政府雖然退居二線,但仍然要把牢監管大權,手剎放開,腳剎卻不能卸掉,放開不等於放任。以往,中國國內的藥品價格有三大幹預關口。目前撤掉的只是發改委制定醫保目錄藥品的最高零售限的天花板價的第一關隘。多位藥企負責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態,藥企更看重的是以衛計委系統主導的省級藥品集中採購確定的中標價,發改委的價格管制早已被逐漸架空

從這個角度上看,藥價改革之深淺已經下沉到衛計委系統主導省級藥品集中採購確定中標價,醫院在中標價基礎上按照規定加成出售的第二關口和醫保支付手段干預的第三道關口。

發改委棄權還市,衛計委系統主導的省級藥品集中採購儼然已成為獨立的價格形成機制。

上述不願具名的人士告訴記者:目前的招標採購問題重重。衛計委系統既不採購藥品也不付款,但緊握招標大權。這種情況下,《意見》所預期的調動醫療機構、藥品生產經營企業、醫保經辦機構等多方參與積極性顯然不易實現。不僅如此,隨著改革的深入,以人社部門主導的醫保支付對藥價的第三道關口話語權也將加大。但《意見》作出的在調查藥品實際市場交易價格基礎上,綜合考慮醫保基金和患者承受能力等因素制定醫保藥品支付標準原則性要求,基於招標價格的控費現狀,在作為第三方的醫保管理機構對處於壟斷地位的公立醫院約束能力有限的前提下,第三關隘的阻力依然嚴峻。

同時這意味著,各省需要根據自身經濟發展水平制定各自的醫保支付價標準。其實,我們企業很早就根據市場的特殊的差異開始布局。特別在醫保資金相對充裕、醫保支付價會相對較高的市場,作為公司原研藥的角逐重點。張姓負責人說。

藥價改革,衛計委、人社部在內的7部門聯合背書,改革決心可見一斑,政府絕非想把此次改革停留在某一層天花板的拆除上。

產業變局?產品為王

北京京翰律師事務所資深醫藥律師張文生認為,取消政府定價的措施對於藥品價格影響並不太大,對於藥價虛高、以藥養醫、看病貴問題的解決影響也不大。但這是個醫改信號,醫藥行業肯定還有大的動作,也不會拖很久了。告別了以最高限價壓榨企業利潤的生硬模式,用市場手段調節、通過醫保控費和招標採購來實現成本整體控制,藥企也迎來了低利潤的常態化。

在國際上,一直以來被冠以仿製藥大國的中國,仿製藥占了大概75%的產值,因此中國的醫藥行業面臨著一個重大的轉折點。有專家表示:通過對價格的大浪淘沙形成藥企並購潮,有助于提高企業研發力量與服務水準,而且很有可能成為產業變局的下一主流

只有加大創新藥和前沿技術的創新投入,才能真正使得中國醫藥企業參與高水平國際競爭;在藥品銷售方面,中國的醫藥流通體系尚不健全。長期低水平重複建設,致使多數品種嚴重供大於求,流通秩序比較混亂。上述張姓負責人表示,在醫改大勢所趨背景下,制藥企業再也難以通過一些安全無效的藥品獲取醫保支付,必須在研發和銷售環節上花心思

藥改持續發力、公立醫院改革邁出了新步子,產業變局信號的不斷釋放再次把互聯網+醫療推向風口。互聯網醫療服務端趨勢旺盛的原因也是醫改正在改革的主要問題,醫院擠、掛號難、費用高,使得患者就醫比較困難。

互聯網+醫療成大勢

從資本的青睞到醫療企業自身的積極參與,都在預示著中國人通過互聯網就醫的日子正在臨近。

根據國務院發佈的公立醫院改革指導意見,到2017年公立醫院用藥占比將從目前的45%降到30%。正是看好這一藍海易複診’APP被公司賦予重任。百洋醫藥集團董事長付鋼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易複診系統通過完善的智慧醫療生態圈,可實現患者就診及購藥的便利性,促進醫生的多點執業並保持與患者之間穩定的醫患關係,同時在醫藥分離的改革進程中建立藥品的營銷新模式。”“互聯網+醫療的想象空間巨大,投資界也動了起來。互聯網醫療這個市場,總體上還處於剛剛起步的階段。對投資界而言,下一個十年健康產業的投資機會如同過去15年的互聯網。易凱資本CEO王冉對記者說道。

隨著這一趨勢的發展,中國互聯網醫療市場將得到井噴式發展。據醫藥物資協會對市場調研後統計,越來越多的醫療企業進入到互聯網醫療趨勢中及資本的推動,到2017年,這一市場規模或將達到365億多,其中移動醫療將突破200多億。

由於優質醫療資源的稀缺性,人們希望互聯網能夠讓優質醫療資源的覆蓋面更廣泛,各種網上問診和醫生服務的機構如雨後春筍一般。但近期衛計委的一項規定給互聯網醫療提了個醒,衛計委新聞發言人宋樹立表示,除醫療機構提供的遠程醫療外,其他涉及醫學診治的工作不允許在互聯網上展開。

醫療本身和其他的行為一樣,都需要監管,而且比其他的行業更要嚴格。在電商買東西可以退可以換,但是醫療過程不行。王冉說。無論怎樣,看病是不可能通過互聯網徹底解決問題的,最終還將回歸線下。

我們在設計易複診時特別考慮了處方藥院外化必將面臨的一些問題和門檻,包括公立醫院處方藥流出醫院的渠道、藥企營銷模式的轉變、如何讓46萬家藥店真正識別處方的真偽等等。付剛說。全新智慧醫療生態系統在醫改中發揮的作用正逐步顯現。

近兩年,醫藥代表的業績是越來越難看了。好多客戶都嘗試網上交易,以後恐怕就像賣衣服的實體店一樣,我就得另謀出路啦!金勇說。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圖檔及文字檔),著作權皆屬本會所有(除另有註明者,或本會網站連結至外部之網站除外),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完整資訊>
© 2024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dustry (IBMI)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15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508號9樓 電話:(02)2655-8168 傳真:(02)2655-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