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訊息
IBMI
  跨國藥企高管“乾坤大挪移”

【信息時報  2015-07-08  健康 關注   記者貝貝  報導】

2015只過去一半,跨國藥企在華高管又上演了一出乾坤大挪移71日,海正輝瑞、美國聖猶達醫療及拜耳醫藥保健同日宣佈在華高管換人。據記者不完全統計,2015年上半年期間,已有多家跨國藥企宣佈換人或離職。對此,有業內人士認為,這是跨國藥企業績增速下滑的表現之一,另外,在換人後,跨國藥企在華戰略或面臨調整。

半年內多家藥企換高管

隨著跨國藥企在華業績的持續嚴冬,高管換人的消息也是頻頻傳出,其中5月和7月分別為兩個高峰

記者獲悉,71日,德國拜耳醫藥保健宣佈,江維接替康洛克成為該公司中國區總裁;同一天,美國聖猶達醫療也宣佈,前BD公司大中華區業務總監余金寶成為美國聖猶達醫療中國總裁,而該公司原總裁蔣世東則在當天重返輝瑞系,擔任海正輝瑞制藥的CEO;另外,英國阿斯利康也宣佈消呼麻業務部拆分為兩部分,其中前諾華制藥市場和銷售運營部及大客戶部負責人張輝將擔任呼吸、炎症及自體免疫業務部副總裁。

另外一個高峰集中在今年的514日,當日,美國默沙東公司宣佈腫瘤產品線高級副總裁榮科瑞在61日出任中國區總裁,原總裁潘斌轉投阿斯利康總部任職;美國安進制藥也宣佈張文傑出任中國區總經理,原總經理李怡平則赴新基任職;而在丹麥諾和諾德公司當了快兩年的中國區總經理柯禮思也提前宣佈81日將去職,但諾和諾德並未公佈繼任者。

對於藥企高管而言,在行業內跳槽甚至到競爭對手處任職都是正常的流動現象,然而有人卻想到外面的世界看看,今年4月,原葛蘭素史克事業部總經理李蓓加盟廣東一移動醫療公司,面對這個全新領域,李蓓表示將借助傳統醫療領域的經驗去找移動醫療的方向

人事調整或配合業務轉型

跨國藥企高管集中換人,實際上也是這些藥企在華業績不佳的表現。據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發佈的《2015上半年中國醫藥經濟運行分析》中顯示,今年中國醫藥工業的預增長從13%下調至11.5%,對藥企而言形勢嚴峻。而此前外媒所公佈的數據顯示,2015第一季度跨國藥企10家主要跨國藥企在華銷售額平均增長11%,比去年下降了1%

在高管換人的同時,部分跨國藥企的中低層員工也遭到了清洗。其中百時美施貴寶就裁撤掉近千名員工;葛蘭素史克在華裁員,其中79%為管理人員;諾華制藥啓動新一輪成本削減計劃,其分佈在全球的7000余個相關崗位將被重組;另外,默沙東、阿斯利康等制藥巨頭,今年也傳出裁員等信息。

對於近期跨國藥企高管頻繁換人及裁員,北京鼎臣醫藥咨詢公司負責人史立臣表示,隨著銷售額的下滑,跨國藥企也開始以高管換人的方式進行轉型,他預判在人事調動後,業務轉型措施也將會在公開或非公開的方式出台。目前,外國藥企在華最大的優勢就是原研藥,但隨著原研藥專利到期及無新藥上市所形成的空窗中,跨國藥企業績下滑已不可避免,因此,此前被跨國藥企忽略的其他非原研藥領域也將成轉型的方向。史立臣認為,像外企此前所忽略的中國基藥市場,也可能是外企進軍的方向,同時企業可能會選擇剝離、出售或裁撤內部相對弱勢的產品線,並對優勢產品和市場進行加固和強化。

跨國藥企欲扭轉在華形象?

資料顯示,最近一兩年時間,從葛蘭素史克行賄門被曝光伊始,多家跨國藥企也被牽扯出行賄丑聞,涉及公司包括了阿斯利康、禮來、羅氏及西門子等。對此有分析人士認為,跨國藥企高管集中換人,除了想扭轉疲軟的業績外,也想在中國市場改善自身的企業品牌在華形象。

雖然,多家跨國藥企在華業績屢屢受挫,但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的醫藥市場,跨國藥企並不會輕易選擇放棄,因此更多從高管換人的基礎上進行業務方面的調整,從而重新獲得佔領中國市場的先機。上述分析人士還表示,外企除了自身形象陷入困境外,市場擴張也遭到了一定阻礙,如北上廣深等中國一線城市市場需求趨於飽和,專利原研藥的專利懸崖見底,以及中國對商業賄賂打擊力度加大等,各種利空促使下,跨國藥企在華的市場將從攻勢變成守勢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圖檔及文字檔),著作權皆屬本會所有(除另有註明者,或本會網站連結至外部之網站除外),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完整資訊>
© 2024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dustry (IBMI)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15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508號9樓 電話:(02)2655-8168 傳真:(02)2655-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