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訊息
IBMI
  細胞免疫治療:“沒有想像中神奇”
【第一財經日報  2015-08-03  創新日報  王悅

在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住院部十樓的特需病房裡,高齡老人馬先生(化名)正在等待接受自己第六次的細胞免疫治療療程。

兩年半前,他被檢查出胰腺癌中晚期,經過了一年多的細胞免疫輔助治療,在最近的一次CT及相關檢查中,醫生告訴他,他的癌症指標已經穩定。

患者:「還會持續做下去」

在同濟醫院10樓的特需病房,病上的馬先生看上去依舊虛弱,目前他還不能進食,《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前去採訪時,馬先生正在閉目養神。

兩年半前,七十多歲的馬先生被查出胰腺癌中晚期,在進行了正常的手術及放化療后,去年,馬先生嘗試了細胞免疫治療。

「這個治療(細胞免疫)好像對我沒什麼影響,它並沒有想像中那麼神奇,但也不能說完全沒有作用。」馬先生已經做了5次細胞免疫治療,「我剛剛拍過CT,醫生說我的腫瘤指標沒有再發展,這是一個好現象,至少說明沒有再惡化,我想我應該還會持續做下去。」

在我國,胰腺癌屬於惡性腫瘤的一種,目前五年生存率低於百分之五,是術后康復最差的腫瘤之一。馬先生還不能自己完成飲食起居,家裡人請了一位護工負責他的日常生活。

「在通常情況下,胰腺癌的生存期在七到八個月比較多,所以像馬先生這樣大的年紀生存期已經超過兩年半,效果應該說不錯。」同濟醫院的醫生告訴記者。

那麼馬先生所說的腫瘤生物細胞免疫治療是一項什麼技術呢?

通過抽血提取患者體內不成熟的免疫細胞,在實驗室中進行活化培養后,回輸到患者體內,以期達到殺滅腫瘤和抑制腫瘤復發轉移的治療方法。在理論上,這個方法簡便安全,無毒副作用,也不會傷及正常細胞。

在技術上,細胞免疫治療與放化療的區別在於,放化療是通過化學藥水、試劑殺死體內的癌細胞,在這個過程中正常細胞及免疫細胞也會被殺死,病人的抵抗力會減弱,而往往化療結束並不意味著治療結束,因為有部分癌細胞可能在休眠,存在著後天被激活的可能,仍然需要依靠體內的免疫細胞來對抗。

而細胞免疫治療則恰恰相反,它主要是通過培養患者體內的抗腫瘤細胞來攻擊體內的癌細胞,增強患者對於癌細胞的抵抗能力,也正因此,並不會對患者自身的正常細胞造成影響。

「在操作上,就是先採集患者20毫升的血液,經過試驗室培養14天,然後再分三次將培養好的細胞(血液)輸入患者體內,往往這需要在病人手術後進行,依據手術情況制定不同的方案,與此同時放化療也不能減少。」同濟醫院腫瘤科一位負責免疫細胞項目的醫生告訴記者。在目前,同濟醫院該項目每個療程收費3萬元,往往首次建議連續做三個療程,僅該項目就需要花費10萬元左右,不進醫保。

醫生:一年做了幾十例

「其實現在這個更多的是一種輔助治療手段,」同濟醫院的醫生向記者強調,「你不可能依賴它根治癌症。我們還是建議病人先進行手術、放化療等常規治療手段,然後再來做細胞免疫,提高他的生存質量。」

與市場上大多宣傳可以根治癌症、明顯延緩生命的醫學機構不同,同濟醫院的醫生給出了自己認為最中肯的看法。從去年至今,同濟醫院腫瘤科已經接待了上百例的細胞免疫治療病人,不只是胰腺癌患者,乳腺癌、肺癌等各類癌症患者都有,這其中,有人康復,有人帶瘤生存,也有人已經離世。

「你很難判斷它對患者的用處到底有多大,我們也不能向你保證可以有療效,目前的統計有效率大約在30%~40%之間。但至少進行這個手術患者的病情不會變得更差,因為它本身並沒有副作用。」這位醫生告訴記者。

細胞免疫治療的有效度與治療手段以及本身採集的血液治療直接掛鈎。

不能否認的是,目前我國已經落地的絕大多數醫院正在做的細胞免疫治療技術依舊比較落後。

在目前,效果比較好的細胞免疫治療手段是CAR-T免疫療法,去年12月,製藥巨頭瑞士諾華集團曾經公佈過一組CAR-T免疫療法CTL019的最新臨床數據:在一項長期兒科研究中,39例復發/難治(r/r)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ALL)兒科患者接受了CTL019的治療,數據顯示,有36例患者經歷了完全緩解(CR),比例高達92%(n=36/39)。

但截至目前,CAR-T作為一種最新的細胞免疫療法在我國還沒有正式走進臨床,中國患者想要享受這一最新技術的福利依舊需要等待。

另一個改變細胞免疫療法質量的手段:採用質量更高的血液來提取免疫細胞,但這要求你在患病前或者是年輕時候曾經存儲過自己的血液細胞。

「隨著人體體質、年齡的不同,免疫細胞的數量以及質量是會發生變化的,越早儲存,血液里的免疫細胞數量越多,質量越好。」台灣鑫品生醫集團董事長潘俊佑此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實際上,目前國內已有不少醫療機構,甚至上市公司提供存儲免疫細胞的服務,多數收費在6萬~10萬元之間,存儲費每年1000~2000元。這項服務最主要的吸引力就在於,為你以後可能出現的高質量免疫細胞培養需求提前買單。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圖檔及文字檔),著作權皆屬本會所有(除另有註明者,或本會網站連結至外部之網站除外),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完整資訊>
© 2024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dustry (IBMI)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15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508號9樓 電話:(02)2655-8168 傳真:(02)2655-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