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訊息
IBMI
  《把問題變商機》3D生物列印 解決器官移植不足問題

【工商時報  2015-08-12  經營知識   記者謝秀欣  報導】

(本文作者為工研院IEK ITIS計畫產業分析師)

源於器官培養的3D生物列印(3DBP),目前已經可以列印出小型立體的細胞及複雜的組織,隨著技術成熟與對移植器官的迫切需求,預估市場機會將在未來5年大幅提升,在2019年被廣泛採用,客製化又將是改善醫療產業的潛力商機。

3D生物列印的發展,主要是為了解決移植器官不足的問題。

移植器官雖有使用人體幹細胞培養的方式,且人體幹細胞的研究一直推陳出新,但問題在於幹細胞分化後,無法保證是否能形成器官該有的形狀與結構,不確定性因素較高;3D生物列印使用「生物墨水」(BIO-INKS),亦即從病人的幹細胞、或各種可以從身上取得再培養的細胞,經由3D生物列印設備客製化生成特定的細胞與組織,預期能解決人體幹細胞分化不確定性的問題。

3D生物列印是使用生物墨水的方式,存在材料安全性、結構設計、細胞來源和血管結構等問題。

由於3D生物列印在開發過程中,亟需工程及生物領域的配合進行,目前投入3D生物列印研究的公司及研究機構又可分為4個層面:軟體開發、生產代工、材料供應及3D掃描。也由於對於精準度的需求嚴苛,3D生物列印在硬體設施的適用需要上需更注意。

例如,列印速度及製造時程需要降低,避免列印出的組織因缺乏氧氣及營養素而受損;由於列印出的生物組織將與自身人體組織直接接觸,因此需要低毒性或消毒過程,避免造成汙染。

由於3D生物列印有材料安全性、結構設計、細胞來源和血管結構等問題,學研機構在積極投入研究後,近來陸續傳出在材料與結構設計方面的研究新進展:

具彈性的複合式膠體材料

HA-PNIPAAM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THZ)的研究團隊公布,開發的第一個具有彈性的3D生物列印材料,在軟骨組織上將具有很高的應用潛力。

有別於以往軟骨製造方式的強度不足,ETHZ研究團隊開發的新材料是具彈性的複合式材料,係天然骨組織和N-異丙基(N-ISOPROPYLACRYLAMIDE)、透明質酸的結合,形成HA-PNIPAAM膠體,可同時表現強固及柔軟的特性,紓解並維持關節的正常運動。

熱交換器

解決人造器官排熱問題

不管是自然界或工程領域,都需要高效率的熱交換及傳導系統,人造器官也不例外。

HRL LABORATORIES LLC開發的新型熱交換技術,採用3D列印的光固化成型法來製造交換器的支架。支架由光敏聚合物構成,先均勻的塗布感光樹酯後,再選擇性的去除光敏聚合物,最後留下由聚對二甲苯聚合物(PARYLENE POLYMERS)構成的熱交換器。

此熱交換器之器壁厚度僅1微米左右,透過加速熱傳導,達成熱交換。HRL LABORATORIES LLC研究團隊表示,未來將運用在人造器官中(如肺臟、腎臟),解決人造器官無法自行排熱的問題,將使人造器官研究有突破性的發展。

製造層次較厚的組織

3D生物列印在應用上被限制於製造層次較薄的組織,這是因為製造較厚的組織時,常因為細胞遭遇氧氣及營養不足的狀況,導致死亡。

所以哈佛大學研究團隊提出多層次「生物墨水」(BIO-INKS)的概念,利用細胞外基質和活細胞的層狀組合,列印出的小血管,其生物特性將更類似於原生組織,複雜性是最接近人體組織的印刷組織。

3D生物列印人造器官為積層製造在生醫應用的最理想化目標,但是由於材料和製程上的限制,以及開發的高技術門檻,因此雖然全球有許多單位投入,實質進展仍有許多侷限。

目前已經有學研單位針對製作局部組織有些進程,包括開發使用透明質酸為基材,添加BIO-INKS的複合新材料,或是朝向各項局部組織如血管、冠狀動脈支架、皮膚等的開發。

但是這些產品在臨床的實際使用上,仍需搭配各國衛生主管機關在上市和使用上的審核和環境規範,並針對產品的安全性和生物相容性進行評估標準的建立。

因此3D生物列印未來的發展趨勢及其改善醫療產業的潛力,將取決於產品應用的廣度和環境建立的完善度。

台灣在硬組織進展快

台灣目前在3D生物列印的發展多處在學研階段,如工研院生醫所等;廠商部分,僅生物3D列印公司三鼎生技,預計將投入以細胞、組織為基材的3D列印應用,首案鎖定乳癌患者,將申請啟動「癌症醫療╱器官(乳房)重建」臨床程序。

相較3D生物列印人造器官等軟組織,我國目前在3D列印應用在硬組織方面則有階段性進展,已有廠商進行骨科植入物的3D列印開發和製作。

由於我國在生醫領域的3D列印環境正在建構,相關上市和查登的標準和法規依據都在建立,因此廠商多往國外進行產品認證。

另外,由於現在3D列印的機台設備多綁定材料,因此產業應用容易受限;目前我國尚未有單位投入開發3D列印上游的材料,但在機台設備上已有進行相關研究,包括工研院南分院、台科大等單位。

建議,可以搭配相關材料的研發單位,配合機台的開發和製程的設計,進行整體發展,未來在全球與我國的產業應用更明朗後,在相關開發上將更便利。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圖檔及文字檔),著作權皆屬本會所有(除另有註明者,或本會網站連結至外部之網站除外),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完整資訊>
© 2024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dustry (IBMI)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15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508號9樓 電話:(02)2655-8168 傳真:(02)2655-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