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訊息
IBMI
  弘天生物掛牌新三板 全產業鏈布局雛形初現

21世紀經濟報道  2015-08-31  產業公司   記者 陳時俊  報導】

來自北京中關村生物醫藥園的孵化企業——北京弘潤天源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登陸新三板,也使其成為中國細胞生物研究領域為數不多的上市公司之一。

對於上市之于公司發展的意義,弘天生物(832979.OC)董事長王安祥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專訪時表示,細胞生物研究與儲存在醫學研究及治療、醫療美容、轉化醫學方面都極為重要,這也是公司多年來投身該行業的原因。上市後,公司將在北京兩大研發中心的基礎上進一步在全國設立樣本分庫。據悉,弘天生物作為一家致力于細胞生物技術領域的研究、開發和產業化的生物技術公司,擁有符合臨床治療需要的全部細胞類型,包括神經幹細胞、視網膜上皮祖細胞等,是該技術平台最完整的公司之一。公司2015年半年報顯示,報告期內營業收入2347萬元,營業淨利潤711萬元,而毛利率近84%,其2014年同期營業收入則為137萬元。

弘天生物所在的細胞生物領域對於技術研發非常倚重,而這類企業往往需要在資金投入、技術儲備和市場推廣方面三管齊下。在大型競爭對手紛紛登陸資本市場之後,獲得資金補充的弘天生物或將大打市場戰。一位生物科技領域的資深人士向記者表示。

低調的布局者

27日敲鐘上市之前,在科研界頗有名氣的弘天生物在大衆眼中卻還十分陌生。

記者瞭解到,早在2004年弘天生物便與美國密西根大學、北京大學的一些頂尖科學家搭建專業技術團隊,2009年成立專業公司開始啓用GMP研發實驗室並做市場運作。在2013年獲批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後不久,去年公司完成了增資擴股,並投資建設大興實驗室和32萬份標本的生物樣本庫。

在這類研發主導型的生物公司中,硬件設備的購置與科研帶頭人的引進向來代價不菲。目前,該公司在北京中關村與大興區分別有兩塊研發中心。王安祥向記者透露,大興區的這一研發機構僅研發設備就投入了大量資金,而這些設備仍在進一步添置過程中。

而其巨資投入後最終輸出的產品則分別面向兩塊完全不同的市場。在生物科技行業極為火熱的CRO(向藥企提供新藥臨床研究服務)與轉化醫學領域,包括無錫藥明康德(NYSEWX)、博濟醫藥(300404.SZ)等一衆本土企業均以此作為業務核心,弘天生物也不例外。這類研究成果一旦轉化到制藥廠新藥成果或臨床治療手段上,技術原研企業將獲得巨大的利潤回報。

王安祥介紹到,公司在細胞儲存、細胞研究以及治療方案上都有一系列成熟的成果,尤其是細胞儲存技術已屬於中國領先。

值得注意的是,針對B2B的生物前沿研究只是弘天生物的部分角色B2C市場的細胞精准醫學和醫療美容則承擔了另一方面。弘天生物第一大股東、董事長王安祥是安傑瑪生物科技(法國)有限公司的總裁,後者是一家知名的醫療美容機構,也是弘天生物的合作伙伴。

普通消費者將健康的細胞提取儲存後,可至少保存20年的有效性,一旦未來有重大疾病治療、預防性醫學干預和抗衰老使用的需求,就能再度以細胞基因工程改造等先進技術進行使用。使用自己的健康細胞幾乎不存在排異的情況,具有較高安全性。王安祥表示。

全產業鏈戰略

事實上,弘天生物這類技術型企業在產業鏈中游的競爭上早已刺刀見紅般激烈,如何在產業大變局來臨之前進行全方位的布局事關下一階段企業的卡位。尤其是近日細胞生物領域的政策已經頻頻胎動。

821日,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聯合發佈了我國首個《幹細胞臨床研究管理辦法(試行)》(下稱:《幹細胞管理辦法》),旨在規範幹細胞臨床研究行為,以期借此保障受試者權益並促進幹細胞研究健康發展。

在前述《幹細胞管理辦法》中明確指出:幹細胞臨床研究實行備案管理制度,醫療機構是幹細胞製劑和臨床研究質量管理的責任主體。幹細胞臨床研究實行備案管理制度,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建立信息公開制度,接受社會監督。而這類政策也被視作細胞研究大發展的信號彈。據瞭解,在產業中游的研髮端,弘天生物于去年完成了公司大興I期項目,庫容達到4萬人份;今年大興II期工程開始建設,總庫容達200萬人份;而在未來三年間,公司計劃在全國重點城市分庫建設總庫容達到800-1000萬人份。

不僅如此,在產業上游的細胞儲存方面,公司也已投入了大量的資金。王安祥指出,這一領域是各家下一步競爭的又一關鍵點。而產業下游應用轉化方面,公司正準備擴大與三甲醫院的合作,加快搭建中國外研發機構和聯合實驗室的節奏。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圖檔及文字檔),著作權皆屬本會所有(除另有註明者,或本會網站連結至外部之網站除外),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完整資訊>
© 2024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dustry (IBMI)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15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508號9樓 電話:(02)2655-8168 傳真:(02)2655-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