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訊息
IBMI
  “健康中國”寫入十三五規劃 保險公司兩大參與路徑

21世紀經濟報道  2015-10-30  中國新發展圖譜  記者李致鴻  報導】

目前,頂層設計的思路是希望將商業健康保險作為居民醫療健康保險的重要補充。發展健康險業務、成立健康險事業部和公司也是保險公司參與健康中國的重要途徑。

健康中國不出意外地出現在了十八屆五中全會之上。

1029日閉幕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公報強調,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理順藥品價格,實行醫療、醫保、醫藥聯動,建立覆蓋城鄉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和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實施食品衛生安全戰略。中央財經大學保險學院副院長徐曉華認為,保險公司應該在養老、醫療、健康管理、養老護理以及資金運用等多方面布局健康中國

一位大型保險公司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目前,頂層設計的思路是希望將商業健康保險作為居民醫療健康保險的重要補充。發展健康險業務、成立健康險事業部和公司也是保險公司參與健康中國的重要途徑。路徑一:保險+醫養多方位布局對於保險公司而言,健康中國具有非常大的參與空間,保險公司應該在養老、醫療、健康管理、養老護理以及資金運用等多方面布局。中央財經大學保險學院副院長徐曉華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末,養老服務機構達3.4萬個,養老床位551.4萬張。收留養老人員288.7萬人,而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已達2.12億人。同時,公立醫院機構所占比重過大,床位占比近90%,民營醫院的服務量僅為10%左右。

徐曉華認為,保險公司參與健康中國,不應該是各個產業間孤立地參與,而應該是實現縱橫交叉式發展,形成大健康產業鏈,整體上可以概括為保險+醫養

事實上,保險公司在此方面已有嘗試。此前不久,泰康人壽參與南京仙林鼓樓醫院改製投資,獲得80%股權,並建立一個比鄰醫院的養老社區,形成一個醫養結合的養老社區新生態圈。

一位不願具名的泰康人壽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透露,這是第一家實現醫養結合的養老社區,但不會是唯一一家,泰康人壽會繼續尋求類似的機會,整合資源建立保險與醫養結合的生態圈。去年6月,陽光人壽與山東濰坊人民醫院和濰坊醫學院共同出資25億元籌建陽光融和醫院項目獲批,其持股比例在50%以上。陽光保險內部人士亦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陽光保險會以陽光融和醫院為核心,先在山東建成集醫療、康複、養老、養生、健康管理為一體的試點,隨後逐步拓展範圍。春雨醫生商務事業部商務總監賴知遠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表示,保險公司與醫院的合作不能停留在一般性合作層面,因為醫院需要實際考慮保險公司為其帶來的客戶及利潤,但如果是戰略性合作,需要保險公司與醫院有緊密的配合關係,否則容易造成浪費資源。”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在十三五規劃中,互聯網+健康中國也會有一定的聯繫。

路徑二:發展健康險業務

一位大型保險公司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目前,頂層設計的思路是希望將商業健康保險作為居民醫療健康保險的重要補充。發展健康險業務、成立健康險事業部和公司也是保險公司參與健康中國的重要途徑。保險公司則已開始行動。中國人壽1028日發佈的董事會決議中,提出設立健康險事業部,並籌建健康險公司兩項議案。2014年,中國人壽健康險保費為331.9億元,同比增長34.3%,占保險業務的比重為10%,比重提升2.4個百分點。

目前,市場上共有5家專業健康險公司,分別是人保健康、平安健康、昆侖健康、和諧健康以及太保安聯健康。此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曾獨家獲悉,陽光保險、複星集團也在籌備設立健康險公司。

一位保險公司精算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大型保險公司對於健康險有著較為強烈的參與意願,尤其是長期健康險,需求旺盛,業務占比較大,但中小保險公司由於盈利性的問題積極性一般。健康險分為補貼型、醫療費用型和定額給付型,長期的定額給付型健康險與醫療成本的變化關聯不大,主要與發生率有關係,因此最為受歡迎。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健康險保費1587億元,同比增速為41%,占當年人身險保費的比例為12.8%2013年,健康險業務的保費為1123億元,占人身險總保費的10.2%

一位中小保險公司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坦言,目前,外資保險公司在中國健康險市場更具優勢,外資保險保險健康險業務的比重大約高出中資保險公司5個百分點。該人士進一步表示,中國健康險市場需要專業化的指導和管理,健康險具有涉及方面多,包括保險公司、投保人、被保險人、醫療服務提供者等,同時風險類型多、風險控制難度大等特點,專業化要求較強,專門的健康保險公司可以專注於提高服務質量,積累客戶資源。在沒有設立專業的健康保險公司的情況下,也必須提高保險公司健康險的專業化經營水平,包括建立專業化的管理系統、服務系統和信息系統等。健康險是保險公司未來的一個方向,應該把握住國家機遇。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圖檔及文字檔),著作權皆屬本會所有(除另有註明者,或本會網站連結至外部之網站除外),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完整資訊>
© 2024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dustry (IBMI)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15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508號9樓 電話:(02)2655-8168 傳真:(02)2655-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