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訊息
IBMI
  “十三五”上海醫學 瞄準七大戰略方向

【解放日報   2015-11-25  文化·科教衛體  記者黃楊子  報導】

上海未來五年應該如何利用好科創中心發展機遇,打造醫學界學科及產業優勢?醫學全產業鏈的發展又將如何惠及老百姓?昨天,科學家月度座談會邀請部分醫療機構科研負責人,就十三五期間醫學領域的重點和方向展開討論。

市科委生物醫藥處處長鄭忠民介紹,未來在生物醫藥產業方面,上海市主要將以高性能醫療設備研發以及產業化、重大新藥創制與移動醫療作為三大主要任務。臨床醫學將著重針對健康老齡化與精准醫學及個性化治療開展關鍵技術研究。市科委基礎研究處處長陳馨表示,十三五較之先前的規劃,更多考慮的是如何創新。本次涉及戰略方向的重大突破主要是推動一些目標導向的跨學科研究,希望借此帶動一批重點學科群的突破和發展,成為國際上相關研究的領跑者或者並跑者,也是上海建成科創中心的重要標誌。

據瞭解,上海醫學領域未來計劃主要發展的7大戰略方向,分別為腦科學與類腦人工智能、國際人類表型組、幹細胞與組織功能修復、納米科學與微納製造、材料基因組、合成生物學與量子材料及量子通信。

上海已在全國率先進入老齡化社會。聚焦健康老齡化,需包括重症急救、預警預防和早診早治等各方面關鍵技術研究及示範應用。

瑞金醫院副院長寧光提出,未來精准醫學的發展應聚焦慢病及複雜性疾病,我們擁有無可比擬的大樣本數據與並不遜色於歐美的研究水平,做好對於糖尿病的基因測序研究,與研究治療腫瘤一樣重要。在此基礎上,輔以移動醫療技術的配合將為老百姓解決更多實際問題。他舉例,部分醫院可刷身份證測量血糖,但並未實行一人一證的對應,十個人的數據在同一張身份證上登記,傳到後台的數據管理分析中就無效了。寧光呼籲,未來移動醫療管理慢病的過程中,應更注重人文考量,將便捷真正落實到老百姓以及基層醫務工作者處。

龍華醫院副院長王擁軍從中西醫結合建立真正的跨學科發展提出新思路。針對健康老齡化,他希望建立中醫腦腎科學系統。現在大家都關注老年人防跌倒問題,其實重點在於防中樞性跌倒。王擁軍呼籲,未來社區應建立老年人疾病綜合管理模式,而非簡單的讓老年人遠離障礙物、易滑地板等。中醫的慢病治療中,將逐步以調整體質平衡狀態為主,儘量減少藥物攝入。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圖檔及文字檔),著作權皆屬本會所有(除另有註明者,或本會網站連結至外部之網站除外),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完整資訊>
© 2024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dustry (IBMI)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15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508號9樓 電話:(02)2655-8168 傳真:(02)2655-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