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訊息
IBMI
  醫藥界:兩岸生技交流 不應受政治影響

HiNet  2015-03-22   新聞  報導】

台灣醫藥界人士認為,大陸法規將「新藥」與「仿製藥」區分後,當地藥廠開始重視新藥研發。而台灣藥品研發能力強,且可省去重做臨床試驗的成本,兩岸合作研發新藥將具利基。

這些醫藥界人士並表示,儘管五二○之後政黨輪替,但醫藥界仍期待兩岸生技產業交流不應受到影響,也相信與健康、生命安全有關的醫藥領域,應該不至於受影響。

第二屆「兩岸生技新藥產業合作交流會」今天上午在北京舉行,與會的部分台灣醫藥界人士在發表意見及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作上述表示。

台北醫學大學董事長、中央研究院院士張文昌表示,台灣過去十、廿年來一直在推動新藥開發,官方也有推動計劃,如今也產出一些新藥品。與大陸相較,在新藥研發上,台灣人才眾多,相對仍有好的架構。

張文昌指出,兩岸民眾體質相似,臨床試驗的參考價值高,且像BC型肝炎及登革熱等華人常見的疾病均有研究基礎;加上大陸市場龐大,與歐美相較容易切入。只要大陸的相關法規也朝國際化方向制訂,兩岸的新藥研發交流將更為順利,且具備利基。

台灣中天生技集團董事長路孔明認為,以往大陸將境內沒有的仿製藥,也視為「新藥」,造成大陸藥廠缺乏創新意願,只想儘快將仿製藥上市賺錢,讓兩岸藥品的研發合作一直無從著手。

路孔明表示,大陸二○一五年修法將真正的「新藥」與「仿製藥」作區分,新出現的仿製藥不再視為「新藥」後,當地藥廠開始重視新藥研發,快速追趕,某些領域已追上台灣的水準,但多數領域仍落後台灣三年以上。

他指出,目前全球藥品市場規模達一?二兆美元,而大陸藥品市場在二○二○年將占全球的四分之一,且將超越美國居全球第一;在台灣藥品仍具備創新優勢,且輸往大陸藥品基本上不需再進行昂貴的臨床試驗下,兩岸藥品合作的利益可觀。

 

路孔明還表示,雖然政黨輪替,但業界都期待兩岸生技產業交流合作不應受到影響。且雙方合作各具利基、各有需求,也涉及兩岸民眾的健康與生命安全,相信不會受到影響。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圖檔及文字檔),著作權皆屬本會所有(除另有註明者,或本會網站連結至外部之網站除外),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完整資訊>
© 2024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dustry (IBMI)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15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508號9樓 電話:(02)2655-8168 傳真:(02)2655-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