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訊息
IBMI
  兩岸生技合作進軍國際市場

【台灣新生報  2015-03-25  要聞社論  報導】

第二屆兩岸生技新藥產業合作論壇日前在大陸北京展開,兩岸共有二十三家重量級新藥企業面對面商談研發選題與對接合作;與會的各產業代表看好兩岸未來的臨床合作,其中美吾華執行長鄭建新建議針對華人特有疾病,建立兩岸聯合基因資料庫,成立具特色的臨床試驗規範,是很好的方向。

台灣生技發展已二十多年,台灣的高科技產業剛開始走的是製造業,以產程有效率及降低成本為主要競爭力關鍵,但是生技產業靠的是發明與創新,全球八千多億美元的生技產值,有一半是藥物,然在台灣藥品發展都是學名藥和中草藥,生技產值不到四十億美元,生技製藥總產值只佔全世界約百分之零點四,嚴格來說,台灣現在是沒有真正成熟生技產業的,台灣是直到最近生技新藥才真的有明顯進展起來。台灣在基因體、蛋白體以及人類疾病的研究都有豐碩成果,但在藥物發展與技術創新上目前並無重大成果足以產生產值,台灣生技製藥產業要從目前占有率向上發展,需要有新的突破,政府思維不能再以過往發展IC的方式來發展生技產業,開發新藥要有人才、有法規、有好的環境,以及有長久的資金支撐。

新近大陸的生技產業由於政府的大力支持與推動,尤其大陸國務院自去年八月公告國發四十四號後,發布新的藥物與臨床試驗管理政策,包括給予特殊創新研發新藥快速審查優惠、鼓勵多國多中心臨床試驗、改善審查效率和透明度等,已大幅加速中國新藥研發的布局與國際接軌。加上豐沛的研究人才、臨床試驗成本低、相對低的研發成本、生物多樣化等優勢,企圖在第十三次國家五年規劃後使產業快速升級,目前已廣受國際重視。

針對大陸藥改新制,台灣生技業如何研商未來兩岸新藥研發與臨床試驗合作機會、兩岸協議走向及在企業對接合作部分,值得新政府及民間業界加強思考,至於如何具體和大陸藥企針對新藥選題、臨床策略和實質合作等具體交流和對接兩岸,更是值得深思。兩岸在二年簽署了醫藥衛生合作協議,為雙方的合作奠定很好基礎,然目前因礙於法規談判的困境,遲遲沒有實質案例推行,但是如何從民間平台出發,直接促成「兩岸新藥研發選題合作」。尤其如何善用現階段兩岸已有基礎下,快速藉由實質案例的先行,共同試驗、數據分析,再來進一步解決各階段的法規問題,才能有真正的進展及成果共享。例如將台灣標竿企業及優質生技獎等經驗在未來結合大陸共同評估、遴選兩岸具有國際競爭研發技術的標竿生技企業,並結合具有規模的創投基金、實質投資,以加速兩岸國際新藥研發與臨床試驗布局。

未來一年將是關鍵性的階段,兩岸如何共同找出雙方具潛力的合作項目,結合創投資金投資挹注兩岸標竿所遴選出的研發新藥,在大陸近期政策的帶動下,結合大陸創新藥企的大躍進熱氣旋,來加速台灣推動新藥創新研發之產值,結合精準醫療,連結國際標準,在此兩岸新局尚不明朗之際,合作研發生技產業,是個擺脫政治紛擾,共同進軍國際市場的選項。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圖檔及文字檔),著作權皆屬本會所有(除另有註明者,或本會網站連結至外部之網站除外),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完整資訊>
© 2024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dustry (IBMI)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15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508號9樓 電話:(02)2655-8168 傳真:(02)2655-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