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訊息
IBMI
  中國醫生集團市場潛力可達4000億?發展受多重制約

【21世紀經濟報道  2016-04-27  政經  記者王宇  報導】

目前中國有近百個醫生集團,其中名醫匯已登陸新四板,中歐國際醫院管理中心亦有近期上市計劃,複星、益佰、先聲等醫藥企業亦參股投資或創辦醫生集團。市場前景雖然廣闊,但醫療責任承擔、團隊管理、質量把控和落地支持等難題仍懸而未解。在這種前提下,衆多醫生集團所做的單專科、多專科、平台和管理服務等探索,難逃定位模糊的窠臼。

分級診療和醫生多點執業的制度大背景下,醫生集團作為醫生自發的聯盟行為在2015年突然興起,成為探索醫生自由執業的先鋒,被各方看好。

目前中國有近百個醫生集團,其中名醫匯已作為第一家進入資本市場的醫生集團登陸新四板,中歐國際醫院管理中心亦有近期上市計劃,包括複星、益佰、先聲在內的醫藥企業亦參股投資或創辦醫生集團。

但作為成長中的新興事物,醫生集團在風險管理上仍處空白,商業價值和功能定位仍然模糊等問題成為其進一步發展的障礙。 

醫療責任保險缺失

“目前中國還沒有對醫生執業責任的保險。”2016年中國醫生集團大會上,全國第一家掛牌上市的醫生集團名醫匯CEO王凱不無擔心,“一旦發生醫患糾紛,醫生集團相比公立醫院,受到法律成本衝擊的影響更大。”根據中國現行《侵權責任法》和《醫療事故處理條例》,患者在診療活動中受到損害,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有過錯的,由醫療機構承擔賠償責任,醫生只承擔諸如注銷執照的行政責任。

“能負多大責,才有多大權。”長期研究醫療責任險的中國醫師協會副秘書長謝啓麟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脫離醫療機構自主行醫的醫生集團遭遇醫療糾紛,只能依靠以經濟補償為主的協商解決問題,但目前沒有任何法律制度涉及醫生的賠償責任。

制度空白下,醫生集團與商業保險公司正聯手探路。近日剛獲1.5億元B輪融資的移動醫療手術平台“名醫主刀”創始人蘇舒就表示已與中國人壽合作,引入手術責任險機制,讓醫生在院內院外均得保障。

但在謝啓麟看來,醫療行業潛在的巨額賠償和占比高達40%到50%的運行成本,使得資金不足成為商業保險面臨的最大問題。資金不足,商業保險通常設置賠償限額控制風險,但這就犧牲了脫離醫療機構的醫生個體的風控需求。

因此,商保產品的設計必須著眼於能同時滿足醫生、保險公司、患者、監管和司法等多方需求,並統攝醫生執業全程的風險控制,需要強大的精算能力和靈活的模式創新。

香港私立醫院產科醫生的保費一年高達37萬港元,是被認可的風險防控範例。因為曾出現過幾例巨額賠償,香港產科醫生的高保費被視作行業懲罰,為從業人員做風險預警。

除了從整個行業著眼判定風險,醫生的專業、年資、教育受訓情況、誠信記錄等,都應該成為保險公司設計產品核定保費的參考標準。

謝啓麟表示,作為長期研究醫療風控的組織,在技術上,中國醫師協會已於2014年完成風險數據庫的搭建;在政策上,已向衛計委法規司提交關於推動醫療責任保險的課題報告。

“我們希望在醫生、醫療機構、保險機構、分管機構、法院及保監會中間做有法律依據的協調。現階段大家還沒有新思路,我們還沒能真正推動。”謝啓麟說。 

投資方態度謹慎

根據中信證券的研究報告,長遠測算醫生集團可能達15%-20%的醫療服務占比,按2014年醫療服務業的產值2.2萬億元算,醫生集團市場潛力可達4000億元。

市場前景雖然廣闊,但醫療責任承擔、團隊管理、質量把控和落地支持等難題仍懸而未解。在這種前提下,衆多醫生集團所做的單專科、多專科、平台和管理服務等探索,難逃定位模糊的窠臼。

投資方正是基於對此的清醒認識,才選擇參股而非控股。基於對“醫藥實質難分家”的現實,包括先聲、複星、益佰在內的多家醫藥企業參股投資或創辦醫生集團。

“對這個新興事物,我們的投資比較謹慎,標準主要看技術是否過硬、創始人是否具備管理能力、模式能否快速複制形成產業。”先聲藥業總裁馮洪剛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

“進入醫生集團還是醫生,要給病人開處方。”馮洪剛表示,目前有大概70%的藥品在醫院銷售,隨著數量的增加,醫生集團所消耗的藥品銷售額也會等比例增加,“所以所有的醫藥企業都會關心醫生集團。”去年初,國家衛計委公佈《關於推進和規範醫師多點執業的若干意見》,註冊程序簡化等措施助力了醫生集團的發展。據北京市衛計委公佈,截至2015年12月末,全市醫師多點執業註冊數累計超過8000人,占醫師總量的1/10。其中,註冊的第二執業地點40%為民營醫院,20%為基層醫療機構。

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副會長郭雲沛認為,醫生集團應專注於基層醫生培養和技術提升。

“醫生集團還應當重視自身的學科建設。”國家衛計委醫管服務指導中心處長翟曉輝表示,“我希望醫療投資者建立的是有設備、有手術室的醫療服務平台,跟諸多醫生集團簽約,為患者提供診療服務,這樣才真正能體現社會資本辦醫的價值。”複星醫藥董事長陳啓宇認為,醫生集團除了在政策法規框架之內探索,還要不斷研究現有政策和需求間的差異,主動和行政主管部門溝通,推動促進政策調整。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圖檔及文字檔),著作權皆屬本會所有(除另有註明者,或本會網站連結至外部之網站除外),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完整資訊>
© 2024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dustry (IBMI)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15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508號9樓 電話:(02)2655-8168 傳真:(02)2655-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