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訊息
IBMI
  BE試驗資源少、價格高 中國藥企大規模放棄新藥審批

【21世紀經濟報道  2016-05-13  朱萍】

出於臨床試驗資源少、價格水漲船高的原因,藥企紛紛放棄大量新藥審批。

近日,多家藥企負責人向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將只選取部分有競爭力的報批藥品進行BE等效試驗。其中一家上市藥企董事長稱,公司目前有3個藥品在CFDA待審,但由於成本較高,尤其是BE(體內生物等效性評價,評價仿製藥質量試驗)試驗費高昂,所以僅選一個通過性較高的產品進行報批。

“按照企業研發製劑的規律,一個藥品極有可能需要多次BE試驗才能通過。若企業現有批號藥品全部完成BE試驗,將支付巨額資金。”上述董事長向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據介紹,目前中國單個品種藥物的一致性評價市場報價已達300萬-600萬,整個行業或將面臨900億的巨額開支。

CFDA藥品審核中心藥物臨床試驗登記與信息公示平台顯示,截至至2016年5月12日,平台登記的試驗總數為5179項。國泰君安指出,由於臨床機構在鏈條中屬於稀缺資源,在本次一致性評價中處於相對強勢地位,議價能力更高。“若所有品種都選擇BE試驗,受制於臨床試驗資源、受試者、樣品分析和存儲等因素的約束,按時完成評價存在較大壓力。”

BE試驗資源嚴重短缺

2016年3月5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開展仿製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的意見》,要求2007年10月1日前批准上市的化學藥品仿製藥、口服固體製劑,應在2018年底前完成一致性評價。

而根據2015年11月發佈的230號文和231號文,對於仿製藥原則上企業應採用BE評價。

截至2016年5月12日,平台登記的試驗總數為5179,年度登記臨床試驗總數從2014年起逐年下降,即使2015年12月BE制放開,也沒能挽回當年下降的趨勢。

全國人大代表、辰欣藥業董事長杜振新在在今年全國“兩會”提交的議案中也提到這一現象,並指出BE試驗資源嚴重不足成為近幾年制約中國仿製藥開發和一致性評價的瓶頸。

“本次仿製藥一致性評價將帶來整體CRO(藥物研發外包)行業的擴容,根據我們從評價品種數量、可豁免數量、臨床試驗費用等角度匡算,目前化學藥口服固體製劑的批文大約6萬個,其中涉及約3000個品種數量,但考慮到推進節奏和企業現實選擇,未來3-5年內開展一致性評價的品種數大約只有500個。”國泰君安指出。

在國泰君安看來,本次一致性評價涉及到的潛在品種數量規模巨大,如果所有品種都選擇BE試驗,受制於臨床試驗基地資源、受試者、樣品分析和存儲等因素的約束,按時完成評價存在較大壓力,尤其是臨床機構數量上明顯不足。

海安必生制藥CEO雷繼峰介紹,目前有資質從事BE研究的GCP機構數量僅為100多家,加之CFDA嚴格核查臨床試驗數據造成的成本大幅上升和風險增大,GCP承接BE試驗研究的積極性下降,現有BE資源無法完成大幅超量的研究任務。

據瞭解,自CFDA在2015年11月11日曝光臨床數據造假後,嚴查臨床試驗數據已成為常態,而且對試驗造假者的懲罰力度也在加大,所以盡管現在BE價格明顯提升,但臨床試驗基地、CRO等會因BE項目風險太高,而不願輕易啓動新項目。今後臨床試驗基地和CRO將更願意做質量有保障且回報率高的項目。

一位中藥上市藥企董事長向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去年公司有一個審批項目被撤下,並非自身數據有問題,而是BE機構在CFDA允許自查主動撤回時,要求其撤下的,因為該機構的其他項目存在數據問題。“現在這家機構接項目很謹慎了。”

紛紛放棄部分新藥報批

事實上,很多企業掌握的藥品文號數以百計,由於評價時間和地區不同,每條批文完成評價的花費在十幾萬到幾十萬不等。

亞寶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任武賢向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此前做一致性評價的成本是50萬-60萬元,但國家要求做一致性評價後,價格翻了好幾番,“現在300萬元是人情價,將來的價格將在500萬元以上。”另一位不願具名的藥企董事長則表示,上述費用估算過於樂觀。仿製藥一致性評價的成本在800萬元以上。“有的仿製藥按照原研藥做對標,再評價成本較低,幾十萬元就夠了;但更多仿製藥是三仿、四仿做對標,再評價相當於重新研發,原來很多數據都是錯的,這個成本很容易就過千萬元了。”所謂“對標”,是指仿製藥應參照原研藥的質量和療效標準,成為與原研藥具有相同活性成分、劑型、給藥途徑和治療作用的藥品,在臨床上與原研藥可相互替代。

其中,每次評價都需要做BE試驗,而且按照企業研發製劑的規律,一個藥品極有可能需要開展多次BE試驗。“很多藥企在協和醫院完成一個BE試驗,需要400萬元的費用,一位上市藥企董事長稱。”申萬宏源分析,中國約有11萬個化學藥批文,按每個500萬元的一致性評價費用測算,假設十年完成全部再評價工作,全行業面臨5500億元的資金投入,平均每年投入約550億元,占中國醫藥行業收入約5%,而當前行業平均研發投入僅占收入約2%。

與此同時,北京鼎臣醫藥咨詢負責人史立臣指出,目前每個藥品一致性評價申請時間需要1-2年,想要在2018年底完成所有文號的申請很困難。按現有文號的數量計算,全部過一遍需要花費十多年。在臨床研究機構數量有限的情況下,一致性評價工作還會大量擠壓掉創新藥臨床試驗的機會。

“企業需要做出抉擇,或保留大品種藥物,或力保獨家品種,肯定需要選擇有競爭優勢、技術難度的藥物進行評價申請,而且會主動選擇放棄現有文號的申請,選擇投入新的研發領域。”史立臣表示。

據瞭解,多家藥企已經放棄競爭性不強的新藥審批。康芝藥業一位負責人向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雖然現在兒童用藥前景廣闊,我們也有很多在研產品,但考慮成本和市場競爭,也將放棄部分新藥審批。

而上藥集團因涉及品種衆多,將銷售規模、盈利能力、原料配套基礎等要素納入綜合評價指標,將優先開展重點品種和藥品招標中有優勢的低價藥、婦科、兒科用藥領域品種的一致性評價。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圖檔及文字檔),著作權皆屬本會所有(除另有註明者,或本會網站連結至外部之網站除外),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完整資訊>
© 2024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dustry (IBMI)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15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508號9樓 電話:(02)2655-8168 傳真:(02)2655-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