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訊息
IBMI
  移動醫療新生意: 幫中國人到海外看病

 [第一財經日報 2016-05-17記者 盧麗濤 ]

到美國治癌症、去泰國做試管嬰兒,代價不菲的高端醫療將更親民製圖/蔣皓明    [ 2011年,富裕人群中僅有3%意識到去海外就醫;2015年已經達到40%。2015年四季度中國患者赴海外就醫數量比2015年年初增加了三倍 ] 21歲的魏則西死于滑膜肉瘤。如果魏則西的父母足夠有錢,帶他去美國的腫瘤治療中心就醫,他是否會有生機?

業內人士稱,癌症患者赴美就醫的平均花費為15萬美元。盡管代價不菲,到歐美發達國家旅行就醫早就是很多高淨值人群的選擇:到韓國做整形、到泰國做試管嬰兒、到日本做高端體檢等。

如今,移動醫療平台借助自身互聯網優勢,讓海外就醫跨入新時代。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發現,近一年來,除了傳統的中介服務機構外,一些移動醫療平台成為海外醫療領域新晉角逐者,春雨國際、就醫160、好大夫在線等移動醫療平台相繼進軍國際醫療市場。

2016年移動醫療的關鍵詞是探索多元化的盈利模式。移動醫療是否可以通過國際醫療找到盈利模式?各家移動醫療玩法到底如何?未來海外就醫市場是否可能由此從高端消費走向平民化?

跨境醫療需求高增長

今年3月1日,互聯網醫療服務平台就醫160正式推出國際醫療平台,上線伊始推出韓國整形美容、日本精密體檢、美國重症治療三類服務,對接了全球60多家知名醫院,近期又推出泰國試管嬰兒項目。

另一家移動醫療公司春雨醫生進軍國際醫療則更早。2015年7月22日,春雨國際醫療正式上線,涵蓋出境就醫、生育輔助、海外體檢等方面。

“基數小、增速快是跨境就醫的特徵。”高特佳投資集團執行合伙人湯衡對本報記者分析,由於國內醫療資源有限、設備和技術水平差距、藥品品種等問題,跨境就醫越來越得到富裕人群的青睞。2011年,富裕人群中僅有3%意識到去海外就醫;2015年這一數據已經達到40%。2015年四季度中國患者赴海外就醫數量比2015年年初增加了三倍。

國內移動醫療平台也正是看中了跨境醫療的需求和增長性。就醫160CEO羅寧政接受《第一財經日報》專訪時分析,通過平台可以看到患者的轉診訴求,一些患者會在深圳醫院間流動,甚至到北京、上海醫院。同時,國際醫療資源對國內是很好的補充——歐美在腫瘤治療、心內科、高端體檢等方面有優勢,比如去美國進行腫瘤治療的中國患者近年來以數倍的速度增長。

基石資本高級投資經理李佳寧對本報記者稱,國內從事跨境醫療服務的公司估計超過上千家,大多數以中介機構形式存在,同時質量也參差不齊。

無疑,移動醫療平台的介入,有其獨特的優勢。

易觀智庫醫療健康行業中心研究總監姜昕蔚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移動醫療平台改造了原有的產品價格結構和信息傳播渠道,通過互聯網方法,降低了獲客和渠道成本,把跨境醫療推向了更多中高收入的年輕人,並試圖代替原有的純高端“75前”的用戶結構。

優勢與風險並存

移動醫療進軍海外醫療有哪些玩法?湯衡向記者分析了當前一般移動醫療跨境就醫的商業模式。第一種是構建平台,讓國外醫療機構入駐,平台相當于一級批發商;第二種則是整合國外醫療資源,對患者提供一站式服務,從中獲取相應的盈利。

羅寧政表示,就醫160採用醫院“直連”+海外服務供應商模式,直接與國外政府相關部門合作,拿到正規醫院授權。外語流利、具備海外獨立生活能力的用戶,可以在就醫160官網選擇直接與海外醫療機構預約。對於需要得到進一步落地與個性化服務的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消費能力,選擇海外落地的供應商在當地為其提供服務。與此同時,就醫160的呼叫中心,可以全程跟蹤用戶狀態,對供應商的服務進行持續評價。

在此過程中,選擇和什麼樣的醫院簽約就很關鍵。羅寧政對記者說,他們會挑選中國人喜歡去的目的地,同時,選醫院時注重資質甄別。

人生地不熟,何況前往海外求醫。市場確實存在許多混亂現象。比如到韓國整形,下了飛機入住酒店,就會有很多人請求加微信,或者小中介蜂擁而至,中介從醫院拿回扣的現象很常見。

移動醫療的優勢就在於,用互聯網的方式使得中介服務透明化。羅寧政說,患者和國際醫療機構獨立結算,服務中介費也很透明。不同國家的落地服務有不同的定價標準,翻譯、車輛對接、是否需要住宿……每個產品都有明確價格。

機遇和風險並存。專業人士認為,移動醫療平台涉足跨境醫療領域,也存在一定的風險。

湯衡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在政策監管層面,各個國家政策、法律法規各不相同。我國關於國際醫療還沒有具體的法律法規,平台需要謹防各國政府政策變動的風險。其次,在跨國醫患糾紛方面,由於海外醫療針對的大多是重症、難症,再加上個體差異性和風險性,如果發生跨國醫患糾紛,將大大增加取證成本與難度。同時,跨境就醫准入門檻低,任何有出境遊資質的旅行社都可以開展醫療旅遊,難免導致行業混亂和過度競爭。

李佳寧認為,如果不能對醫療服務進行整體把控,提供標準化、安全化的流程,患者海外就醫的服務質量就難以得到保障。在法律風險方面,一些重病患者到海外就醫需求迫切,看中的是國內沒有的藥品和治療手段,比如美國新藥上市比中國早,印度因專利強制許可擁有很多廉價仿製抗癌藥。但如果由跨境醫療平台進行類似藥品的代購和銷售,非自用目的又難以合法報關,存在法律隱患。

如何規避醫療糾紛帶來的風險?就醫 160 副總裁兼國際醫療負責人劉其超表示,平台作為服務方的提供者,不提供具體醫療行為,如果患者在就診時出現問題,將幫助其更好地解決問題。

劉其超在向記者描述就醫160要實現的國際醫療願景時說,“中國人可以通過Booking訂酒店,但是訂醫院是很困難的,讓中國人在網上隨時訂醫院,這是就醫160推出國際醫療的願景。”那麼,開拓海外醫療市場會成為移動醫療的盈利模式之一嗎?

李佳寧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移動醫療平台出海會是盈利探索的方式之一,未來還有很多新的開拓點,如跨國就醫的反向流動,可以將美國患者輸送到國內就醫從而減少醫療費用開支。

湯衡的看法是,目前由於海外醫療市場相對小,還處在市場布局階段,但隨著市場的逐步壯大、商業模式的創新以及核心競爭力(競爭壁壘)的提升,有望實現盈利。

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則期待移動醫療的介入可以適當降低海外就醫的門檻和價格。李佳寧說,癌症患者赴美就醫平均花費為15萬美元。從高端消費向普通市場過渡,一方面需要擴大疾病種類,比如拓展至慢性病領域;另外需加強跟國際保險公司的合作,提升與海外醫院的議價能力。 “如果醫保和商業保險能夠有效覆蓋,將為普通市場提供機會。當前時點唯一可能存在進入普通市場機會的是,跨境醫療初期階段的遠程會診。”湯衡表示。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圖檔及文字檔),著作權皆屬本會所有(除另有註明者,或本會網站連結至外部之網站除外),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完整資訊>
© 2024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dustry (IBMI)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15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508號9樓 電話:(02)2655-8168 傳真:(02)2655-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