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訊息
IBMI
  中國平安銀行綠葉集團達成百億戰略合作 搶佔健康產業風口

【21世紀經濟報道  2016-05-31  朱萍】

部分銀行從2015年開始試水參與健康產業基金,到今年初,有更多的銀行積極參與,這或成為銀行投行業務的一個新方向。

本報記者 朱萍 上海報道日前,平安銀行與綠葉集團在上海簽署了100億元戰略合作協議,並與綠葉集團共同發起設立“平安綠葉醫療健康產業基金”。平安銀行行長邵平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平安銀行選擇綠葉集團作為戰略合作伙伴是看中了綠葉集團的創新能力及其全球化的戰略布局。

在邵平看來,醫療健康行業是永遠的朝陽行業,也是一國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之一,而且具有巨大的發展空間。在2月底,平安銀行也與藥明康德簽署了百億戰略合作協議,亦共同建立了醫療健康產業基金。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不完全統計,從2014年至今已經成立了超過50家較具規模的健康產業基金,其中,部分銀行從2015年開始試水,至2016年後更多的銀行相繼進行積極布局。多位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的銀行業人士認為,這或成為銀行投行業務的新方向。

某股份制銀行一位負責人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商業銀行對於大健康等朝陽產業、優質企業都會進行積極的戰略合作,提前給予授信支持,以便分享其發展的蛋糕。“目前我們銀行是以發債為主,但未來會更多的推廣投貸聯動”。

平安銀行再布局大健康產業據瞭解,平安銀行將向綠葉集團提供全面授信,並與綠葉集團共同發起設立“平安綠葉醫療健康產業基金” 。並且,平安銀行將為綠葉集團提供未來5年發展過程中所需要的配套資金,支持其中國外區域的醫藥產業布局。

綠葉集團執行主席劉殿波表示,此次與平安銀行的戰略合作將為綠葉集團構建整體醫療服務體系提供支撐,並加快綠葉集團全球化擴張的步伐。此次跨界聯盟還有利於綠葉集團在產業鏈延伸領域進行投資及資源整合,支持綠葉集團在全球範圍內實現生物醫藥產業布局發展,並幫助綠葉集團全球範圍內的優質醫藥資產、健康管理資產的並購整合和擴張。

劉殿波還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透露,此前綠葉集團在收購澳大利亞第三大私立醫院集團Healthe Care時,平安銀行僅在一個星期內即完成了對綠葉集團的授信,為綠葉集團在不到半年的時間內完成對Healthe Care的交割提供了重要保障。

邵平表示,平安銀行看中的是綠葉集團的創新能力及其全球化的戰略布局。“平安銀行也將整合私人銀行、信用卡等零售資源,以及平安集團健康險、好醫生、信託等優勢資源,與綠葉集團進行渠道及客戶的全面共享。”據瞭解,在制藥領域,綠葉集團的海外產品線有7個正在研發的產品,其中5個正在美國FDA進行臨床研究;在醫療領域,綠葉集團連續布局了澳大利亞、韓國和新加坡等國際醫療資源。

事實上,除了與綠葉集團共建健康產業基金,在今年2月底,平安銀行亦與藥明康德共同發起“平安藥明產業投資基金”,雙方共同在外高橋萬創中心及全國、全球市場選擇優質標的進行股權投資及並購整合,並與境內、境外資本市場進行深度對接。同時,“平安藥明產業投資基金”將專注於藥明康德產業鏈延伸領域進行投資,支持藥明康德在全球範圍內實現大健康產業布局發展。

在邵平看來,醫療健康行業是永遠的朝陽行業,也是中國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之一,雖然與很多西方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的醫療健康產業還處於相對落後的階段,但具有巨大的發展空間,而且經過多年積累,中國的醫療健康產業已經具備了爆發性發展的基礎。

“從大衆消費者層面看,人口老齡化加速、疾病譜改變、國民健康意識和消費能力提升,促使市場釋放出更多層次的需求;從政府層面看,破除以藥養醫、推進公立醫院改革、建設分級診療體系、鼓勵社會資本辦醫等各項政策的陸續出台;從企業層面看,一些龍頭企業通過戰略轉型、技術創新、產業升級、並購整合,在行業資源總體較為分散的情況下,已經做好了直面行業發展黃金時期的關鍵準備。”邵平從上述三個層面進一步闡釋。

 

資本爭相湧入

據瞭解,除了平安銀行在積極布局健康產業基金外,還有多家銀行在進行相關布局。

如4月9日,樹蘭醫療與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分行營業部、工銀瑞信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達成戰略合作協議,三方將以產業基金為主要合作平台,通過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等多種形式展開合作,共同出資50億人民幣組建醫療產業基金。

2015年11月17日,天士力控股集團與泰康人壽、中原銀行分別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並宣佈成立“天士力大健康產業基金”,各合伙人合計認繳出資50億元人民幣,致力於投資大健康產業生態圈建設。

據上述股份制銀行負責人介紹,銀行參與產業基金有多種形式,如撮合交易、LP入股、提供財務顧問、資金託管等。通過此類業務模式,銀行希望能夠降低信貸風險,增加中間業務收入。“銀行直接參與產業投資基金存在一定的障礙,對於直接投資及產業投資基金管理,銀行可通過集團控股公司牌照‘曲線’參與。”“部分銀行從2015年開始試水參與健康產業基金,到今年初,有更多的銀行積極參與,這或成為銀行投行業務的一個新方向。這些銀行或參與地方政府主導的產業基金,或者與上市公司、醫療機構等進行合作。因為生物醫藥、醫療等大健康產業屬於新興戰略產業,大家都在搶佔制高點,以期待分享其發展的蛋糕。”上述銀行負責人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一位上市公司與銀行共同建立的健康產業基金投資總監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指出,近年來上市公司成立健康產業基金一般以並購、打通上下游、完善產業鏈等為主,或聯合券商,或與外部PE,或是跟銀行進行合作。“其實,無論是與哪個主體合作,都需要跟銀行打交道。銀行在產業投資基金髮起、募資、投資等各環節均具有重要作用。”“從新近成立的健康產業基金看,相對於券商或外部PE,銀行直接參與合作的金額會更大一些。”上述投資總監補充道。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瞭解,上述50多家健康產業基金主要涉及領域為:生物制藥、醫療器械、康複產業、醫學體檢、醫療機構、可穿戴設備、醫藥電商、移動醫療等。另據不完全統計,超過30家的資金規模是在10億元以下,近20家超過10億元,其中,工商銀行、中原銀行、平安銀行等銀行直接參與建立的健康產業基金規模超過50億元。

“隨著老齡化的不斷加劇,市場需求的不斷增加,越來越多的資金選擇加入到健康產業中,醫療健康產業基金或將迎來新一輪熱潮。我們也在對相關項目進行考察,也希望能更多地推動投貸聯動。”上述股份制銀行負責人表示。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圖檔及文字檔),著作權皆屬本會所有(除另有註明者,或本會網站連結至外部之網站除外),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完整資訊>
© 2024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dustry (IBMI)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15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508號9樓 電話:(02)2655-8168 傳真:(02)2655-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