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訊息
IBMI
  諾貝爾醫學獎得主談老年癡呆 基礎研究獲突破有效治療仍無解

資料來源:https://finance.sina.com.cn/roll/2017-03-22/doc-ifycnikk1475176.shtml

電影《猩球崛起》裡的經典鏡頭,科學家發明了一種可以緩解阿茲海默症(老年癡呆症)的新藥,卻不料導致猿類崛起、人類文明凋敗,而疾病最終也無法治治癒。

現實生活中,阿茲海默症的臨床現狀也是如此:藥物研發尚未成功,預防、緩解佔據主流。三年前,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來自美國和挪威的三位科學家John O'Keefe、May-Britt Moser和Edvard I. Moser發現的位置細胞(place cells)和網格細胞(grid cell),為人類攻克阿茲海默症打開了一道門縫。

在挪威科技大學校園內,身著淺藍色羊毛衣配黑色牛仔褲的Edvard I. Moser。他的另一個身份是特隆赫姆Kavli系統神經科學研究所的負責人,目前,他基於發現的兩類細胞,正進一步研究其與認知、疾病等的關係。

但影響阿茲海默症病發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年齡、遺傳、生活方式等。時至今日,這仍是一種不可治癒、嚴重影響認知和生活能力的可怕疾病。默克、禮來等醫藥巨頭先後投身阿茲海默的藥物研究,最終均以失敗收場。

基礎研究突破

Edvard I. Moser出生於挪威奧勒松。1995年,他從挪威奧斯陸大學獲得神經生理學博士學位,次年加入挪威科技大學。

在挪威科技大學校長Gunnar Bovim眼中,科學家獲得諾貝爾獎與挪威的科研體系分不開。他說:“挪威的科研機構扁平化特徵突出,管理者和研究者之間沒有隔閡,資訊可完整傳達。”

對於獲得諾貝爾獎的位置細胞,諾貝爾獎委員會稱讚此為,“大腦中構成定位導航系統細胞的重要發現”。

1971年,John O'Keefe注意到,當大鼠身處某個特定位置時,其大腦海馬體區域內有一種神經細胞會一直處於活躍狀態,而當大鼠身處其他位置時,其他神經細胞則會變得活躍。O'Keefe得出結論:位置細胞可以構成一幅空間地圖。

2005年,May-Britt和Edvard I. Moser在此基礎上發現了網格細胞,這種細胞可以構建出坐標系,從而便於精確定位和線路查找。他們的這項後續研究,展現了位置細胞和網格細胞讓定位和導航成為可能。

“認知人類大腦是一個巨大挑戰,大腦由800億-1000億個神經元組成,並且每個神經元大約與10000個其他的神經元連接。我們用了兩三年才發現了網格細胞。 ”Edvard I. Moser說道。

此後,Edvard I. Moser所在的研究團隊不斷取得突破。2006年,該團隊發現網格細胞不是單獨存在的,而是與嗅頭方向細胞共存。2015年又發現,網格細胞速度單元的速率與運行速度成比例增加。

Edvard I. Moser透露:“我們主要研究這些細胞怎樣通過機器人( 22.860 , 0.21 , 0.93% )更好地起到導航作用,但現在還處於很早期的階段,機器人可以用很多不同的方法找到方向,我們也好奇,人腦是如何認知方向的。”

對於醫學界來說,這一發現對阿茲海默症的研究、治療無疑是平地一聲雷。

資料顯示,阿茲海默症是一種發病隱匿、進行性發展的神經系統退化性疾病,臨床上以記憶障礙、失語、失用、失認、視空間技能損害、執行功能障礙以及人格和行為改變等全面性癡呆表現為特徵。65歲以前發病者稱早老性癡呆,65歲以後發病者稱老年性癡呆。

最新數據顯示,目前全球每3秒就新增一例癡呆患者,癡呆患者總人數約4680萬,預計到2030年達到7470萬,目前58%的癡呆患者在中低收入國家,尤其東亞及非洲。在中國,65歲以上老年人群癡呆患病率為6.6%,80歲以上人群癡呆患病率超過22%。

Edvard I. Moser進一步表示:“實驗結果有一部分錶現是跟大部分阿茲海默症的發病區域相同,同時也符合阿茲海默症的一個重要病症,但目前找不著方向。當我們搞清楚了整個系統的運作,這些細胞從哪裡開始、為什麼開始,就會找到治療方法,也可以幫助心理醫生理解更多病人。”

依舊無解

雖然基礎性研究不斷取得突破,阿茲海默症的治療至今依舊是棘手難題。

全球各大藥廠均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研發抗癡呆的藥物,目前中國大陸自主研發的數個抗癡呆新藥,也都在進行三期臨床藥物試驗。另外,針對癡呆患者的非藥物治療,如穿戴式設備、醫療器材、照護機器人、安全智能設備等也在不斷研發應用。

過去十多年中,有數百種針對阿茲海默症的藥物處於研發階段,不乏強生、輝瑞、羅氏等製藥巨頭的身影,但失敗率卻高達99%以上。

今年2月15日,默克宣布停止其針對輕度至中度阿茲海默症患者的verubecestat的2/3期臨床試驗。去年年底,美國禮來公司宣布其輕度阿茲海默藥物Solanezumab在三期臨床試驗中失敗,其在這一藥物的研發上已投入數億美元,2013年該藥治療輕度至中度患者的兩個三期臨床試驗以失敗告終,曾引起業界震動。

Kevli研究所教授Christian Doeller指出:“阿茲海默的研究難點在於該病沒有可靠的早期診斷標誌。”作為一個認知神經學家,Christian Doeller及其團隊7年前發現了一種大腦中的空間性網格狀編碼,這些網格狀編碼的損壞,預示著未來罹患阿茲海默。

近幾年藥物研發成果失敗居多,主要原因是導致癡呆的真正病理機制還不太明確,如澱粉樣蛋白斑塊沉積、神經纖維纏結、遺傳基因攜帶者等。

患者的治療費用十分高昂。在中國大陸輕症患者每月負擔治療的基本藥費達800-1500元人民幣,重症患者除藥費倍增之外,還需要24小時照護,導致家人辭職、換工、誤工等種種間接費用的支出。

同時,阿茲海默患者通常體弱年邁,常合併其他各種疾病,加上容易出現走失、骨折外傷、肺炎、褥瘡等合併症,每月治療總費用高至上萬元。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圖檔及文字檔),著作權皆屬本會所有(除另有註明者,或本會網站連結至外部之網站除外),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完整資訊>
© 2024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dustry (IBMI)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15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508號9樓 電話:(02)2655-8168 傳真:(02)2655-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