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訊息
IBMI
  治家族性高膽固醇 港大研試新藥

【香港商報  2017-04-21】

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是一種遺傳性高膽固醇疾病,患者從父母其中一方遺傳了帶病基因,即使體重標準、飲食健康的人士,仍然會因為父母其中一方遺傳了帶病基因而患上此病。由於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並非由飲食導致,一般較難控制病情,大多數患者對他汀類藥物的反應不理想,部分患者更會出現顯著的不良反應。香港大學(港大)李嘉誠醫學院自2010年開始利用人類尿液提取細胞,轉化成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iPSCs)和肝臟細胞(iHep),製造嵌合小鼠模型,成功為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患者測試藥物反應,並證實PCSK9抗體藥物比他汀類藥物更高效。

非飲食導致屬先天性疾病

領導是次研究的港大李嘉誠醫學院內科學系講座教授謝鴻發稱,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並非由飲食導致,而是由控制膽固醇代謝的基因發生突變而引起的先天性疾病,其中90%至95%的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水平尤其高,這提高了患冠心病的發病率。

鼠模型藥測研發 PCSK9 抑制劑

為探索該病情治療方法的有效性,港大研究團隊2010年開始研究,從患者的尿液中提取細胞,將之轉化成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再分化成肝臟細胞後,注入小鼠體內,令小鼠的肝臟帶有15%的人類肝臟細胞。

謝鴻發表示,該嵌合小鼠模型能模擬患者體內情況,可測試他汀類藥物和PCSK9抑制劑對患者的反應和效果。結果證實,一種新型PCSK9抑制劑較他汀類藥物更有效,出現耐藥性的幾率也較低。

現時,香港已有首批病人試用該新藥物治療。64歲的梁女士是參與項目的患者之一,通過PC-SK9抑制劑,她的壞膽固醇降指數低近六成,且暫無出現任何副作用。

冀模型推廣其他疾病藥測

謝鴻發表示,該模型日後可應用於一些新的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治療方法,以加快試藥速度;同時,他也希望可以將模型推廣到其他遺傳性肝臟疾病中,例如暫無藥可醫的威爾遜氏症等。

此外,由於小鼠壽命只有1年,在進行研究時只能觀察2至3個星期,謝鴻發的團隊已經開始研發兔子模型,因兔子壽命可長達10年,且其肝臟較大,便於觀察長遠效果,研究預計在兩年內完成。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圖檔及文字檔),著作權皆屬本會所有(除另有註明者,或本會網站連結至外部之網站除外),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完整資訊>
© 2024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dustry (IBMI)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15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508號9樓 電話:(02)2655-8168 傳真:(02)2655-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