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訊息
IBMI
  食安=良心+控管

【蘋果日報  2017-05-22  賴秀穗/台灣大學獸醫專業學院名譽教授】

衛福部舉辦的食品安全會議,報告指出旗魚鬆內驗不出有旗魚的成分,是由雜類魚所製成,2016年度食品查核的合格率約有86%,食安問題層出不窮;用工業用添加原料或使用過期的原物料來製造食品,連知名食品大廠也明知故犯,已上市的食品,一旦查核就出問題,台灣食品衛生安全問題出在哪?

食品是否安全,一要靠業者的良心(自律),二要靠政府的監督,良心的業者一定有,但在台灣的社會不是很多,所以政府的監督成了重要的一環。在食安會議中有位委員說,他問了在美國長大的孫子,對於吃美國的食品放心嗎,孫子回答放心,因為美國政府有盡到監督的責任。筆者的小孩也在美國的食品工廠工作十多年,他說美國政府對食品製造業者,管控非常嚴格,所有肉類的製造工廠歸農業部(USDA)管,其他的則歸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管,另外,地方政府的衛生局,也都可以對所有的製造工廠進行稽查。

每家肉類食品工廠,農業部都會派駐廠稽查員,每天稽查員都可能會無預警的出現,每次來的時間可能是幾個小時甚至一整天,所以,每一個工廠必須要提供一個專屬的辦公室給該稽查員,每位稽查員負責5至6家工廠,半年輪替更換稽查員,以避免廠商與稽查員太熟識而有放水的情形。稽查的內容從原料的使用,生產的流程到生產環境的衛生等,鉅細靡遺。小孩告訴我,他的同業有次被發現工廠地上有幾粒老鼠屎,該工廠立刻就被勒令停工,經徹底消毒清潔後約一周,才再復工。

應防患在上市之前

另原物料及成品的倉儲及衛生設備也要查,連廁所積水或洗手台沒有熱水也都會被要求限期改善,不然就有可能被勒令停工,這樣細小的項目都在查核的範圍內,怎會有使用過期或工業用的原物料,來製造人用的食品呢?

目前維護食品的衛生安全,靠衛福部的稽查人員或民眾的檢舉,這樣的查核,大部分是針對已上市的食品,一旦查出有問題的食品時,不知有多少民眾已吃下肚,傷害已造成。這些問題食品,可能含有不同的致癌物如戴奧辛、農藥、化學物質及塑化劑等等,根據衛生署的統計,國人平均每6分鐘就有一個人罹患癌症,每12分鐘就有1人死於癌症,癌症的發生率那麼高,可能與問題食品有關,衛生單位應重視之。

食品的衛生安全應防患在上市販賣之前,因此,對於源頭食品製造廠的管控非常重要,建議衛福部應可參照,美國食品衛生安全的管理辦法,建立食品工廠稽核員的駐廠制度,把食品衛生安全建立在上市販賣之前,讓民眾可以安心食用上市的食品,另外也要強化廠商對於食品安全的觀念,重罰違規的廠商。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圖檔及文字檔),著作權皆屬本會所有(除另有註明者,或本會網站連結至外部之網站除外),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完整資訊>
© 2024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dustry (IBMI)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15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508號9樓 電話:(02)2655-8168 傳真:(02)2655-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