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訊息
IBMI
  全球Big Pharma 針對中國高發致命疾病研制新藥

資料來源:https://news.kejixun.com/article/gXUV3upzug_MMyHX-3/

瑞士諾華製藥(Novartis)正試驗一種藥物分子,用於治療一種在中國南方多發的頭頸癌。美國嬌生公司(JNJ)也在研發新型藥物,用於治療中國高發的肺癌和B型肝炎。法國賽諾菲集團(Sanofi, SNY)雖然最初遭遇挫折,但仍在尋找治療肝癌的新方法。肝癌也是中國常見的癌症類型之一。

諾華製藥位於上海的研發中心。諾華製藥在2009至2014年投入10億美元,將上海一處原有設施轉化為新的研發中心。

這些行動顯示,全球大型製藥公司改變了過去幾十年來向擁有十多億人口的中國銷售現有藥物的舊策略,它們希望深耕中國業務。西方製藥企業長期以來一直難以在中國這個全球第二大藥品市場站穩腳跟。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肺癌、肝癌和胃癌位居中國致死率最高的疾病之列,每年因這三種疾病死亡的患者人數超過100萬人。日本、韓國等國家每年因上述疾病死亡的人數也達數十萬人,意味著製藥公司也能將針對中國研發的藥物銷往臨近市場。相比之下,阿茲海默症和其他類型的癡呆症在美國人中致死率較高。

中國患者群體龐大,對藥品的需求尚未得到滿足,但這並非製藥公司研發新治療方法的唯一原因。監管障礙使外資製藥公司難以在中國銷售最新藥物,主要原因在於這些藥物是在海外研發的。

近年來曝光的多起腐敗醜聞導致外國製藥公司在中國銷售舊藥的難度越來越大。2014年,葛蘭素史克(Glaxosmithkline, GSK)被一家中國法院判處近5億美元罰款,原因是這家英國製藥公司的中國分支機搆向醫生行賄。諾華製藥去年同意支付2500萬美元罰款,以了結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對該公司涉嫌行賄的指控。

西方製藥公司發現,利潤豐厚中國的市場正漸行漸遠,因此近幾年紛紛從引進舊藥轉向在本地研發新藥。

嬌生公司2012年在上海成立了一家研發實驗室,目前正研究治療肺癌、血癌和B肝的新藥。與中國不同的是,C肝在美國更普遍。該實驗室計畫明年對首個突破性進展進行臨床試驗,並期待能通過肺癌或B肝專案研發出複方藥物。

諾華製藥在2009至2014年投入10億美元,將上海一處原有設施轉化為新的研發中心。該公司去年10月開始在中國、韓國患者身上對第一個本土研發成果(一種用於治療鼻咽癌的小分子藥物)進行臨床試驗。

諾華製藥中國研發團隊負責人李恩表示,他們很快會對另一種治療肝硬化的複方藥物進行臨床試驗。他帶領的一支600名科學家的團隊同時還在從事至少十幾個專案,目標是研發治療肝癌和胃癌等疾病的新藥。

直到幾年前,中國用於藥物研發的人力都還很匱乏。但在政府項目的支持下,過去十年來已有數千名在西方學成的中國科學家回國工作,促使大型藥廠開始深化研究。

貝恩策略顧問(Bain & Co.)亞洲醫療保健實踐負責人Vikram Kapur表示,正如長期以來西方製藥公司低價委託中國工廠代工生產藥物,在中國進行藥物研發的成本也要低很多,這意味著大型製藥公司將越來越多地利用中國實驗室來推動全球研發計畫。

嬌生和諾華表示,他們開發出來的藥物雖然主要針對中國,但也會在西方患者身上測試,以便需要時在西方市場銷售。比如英國和美國的肺癌情況就很普遍。

當然也並非每個藥物項目都有收穫。負責賽諾菲中國研發活動的張愚(Alex Zhang)表示,約三年前,公司準備測試一種新的藥物分子用於治療肝癌,但沒等到臨床試驗就被擱置。

在人體上試驗藥物風險很大,失敗的可能性要多於成功的可能性。生物技術創新組織(Biotechnology Innovation Organization)稱,2006-2015年美國試驗的藥物中,最終只有十分之一能最終上市銷售。

賽諾菲並不是在自己的實驗室研發新分子藥物,而是與中國學術界建立合作關係。張愚表示,公司正與中國大學開展約10個項目,側重於尋找肝癌、B肝和糖尿病的治療方案。這些合作仍處於早期,他預計兩年內不會有成果。英國公司阿斯利康(AstraZeneca, AZN)也加入了與中國大學合作的行列,正在研發治療胃癌和慢性腎病等疾病的新藥。

滿足大量臨床要求的藥物更有機會被納入政府報銷範圍,使患者更能擔負得起這些價格高昂的藥物,也讓這些藥物更難以被醫生忽略。

中國本地初創公司也沒有落後多少。香港億萬富翁李嘉誠旗下的和黃中國醫藥科技有限公司(Hutchison China MediTech)已在中國內地獲准生產其首款藥物─一種治療直腸癌的複方藥。將該藥物用於肺癌和胃癌治療的試驗也在計畫當中。

和黃中國醫藥科技首席執行長賀雋(Christian Hogg)稱,重要的是,無論是大型藥企還是像和黃中國醫藥這樣的初創公司,都在專門為中國患者研製藥物,患者絕對是贏家。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圖檔及文字檔),著作權皆屬本會所有(除另有註明者,或本會網站連結至外部之網站除外),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完整資訊>
© 2024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dustry (IBMI)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15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508號9樓 電話:(02)2655-8168 傳真:(02)2655-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