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訊息
IBMI
  陸“千人計劃”磁吸 頂尖科學家陸續海歸致力生科研究

【每日經濟新聞   2017-09-06】

從1997年到2015年,中國科學家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原創研究論文數量從0.3%漲至7.9%。這些客觀指標的變化凸顯了中國在科學領域取得的重大進步。如今,中國科學家被普遍認為與西方任何國家的科學家都可以平起平坐。

而中國的生命科學領域,被視作除地球與環境科學、物理學以外,發展較快的自然科學領域之一。近年來,中國在該領域發表的高質量學術論文數量,政府劃撥的扶持資金額度,規劃和促進產業長期發展的專項計劃等均處於世界前列。生命科學產業突飛猛進的發展,為大量頂尖海外人才的回歸提供了豐沃的土壤。

學術研究國際影響力迅速上升去年,中國高質量的科研產出在全球位列第二,且美國和中國已構成全球科研合作中最主要的雙邊關係。

根據8月31日最新出爐的2017自然指數(Nature Index)數據,2016年全年,中國高質量的科研產出位居全球第二,僅次於美國。值得關注的是,在位居全球前五的國家中,只有中國實現了指數數據的年度正成長。

施普林格·自然集團大中華區總裁安諾傑(Arnout Jacobs)透露:“1997年,中國作者發表在《自然》上的原創研究論文僅占0.3%,到2015年已升至7.9%。同期,發表在《自然》子刊上的論文數量也由0.3%大幅升至11.9%。”福布斯此前報導稱,2012年~2014年以來,中國的論文發表數量成長了30%,同期美國下降了4%。這還不包括留美中國科學家發表的論文以及越來越多的中美合作論文。

對於高質量科研產出的國際合作趨勢,安諾傑解釋,“國際合作在高水準科研活動中的重要性和貢獻度不斷增加,美國和中國已構成全球科研合作中最主要的雙邊關係。其中,生命科學、地球與環境科學、物理學這三個學科的國際合作論文都超過了各自領域論文總量的50%。”在過去10年裡,中國在全球生命科學領域的影響力顯著擴大。美國趣味科學網站的報導稱,一些研究人員表示,以在6家頂級期刊上發表的論文總數來看,2015年中國的生物醫學研究隊伍在前十名中位列第四,而在2000年,中國甚至沒有進入前十。

“2012~2015年期間,涉及中美雙方機構的科研合作數量增加了80%以上,生命科學領域的科研合作數量增加了1倍以上。部分原因是許多居住在美國的華裔科研人員與中國國內的同行,基於族群紐帶而增強了合作。”安諾傑說道。

研發投入僅次美國

中國2014年的研發投入僅次於美國,約為1.33萬億元。

前述科研人員的研究發現,美國在科學界的支配角色正在慢慢削弱,這主要是因為中國近20年來在科學上投入了大筆資金。2015年,中國在研發上的投入是美國的75%;而在2000年只有美國的12%。

根據自然科研發佈的《轉型中的中國科研》白皮書,中國現在的研發投入和科研產出居於世界第二位,中國2014年的研發投入約1.33萬億元,僅次於美國。

中國的生命科學產業正在以比整體經濟更快的速度擴張。最主要的兩個推動因素,一是人口老齡化,二是正在崛起的城市中等收入人群推動了國家公共醫療系統升級,並促進了新的產品和服務的需求。

2015年,中國科技部召開國家首次精准醫學戰略專家會議,成立了中國精准醫療戰略專家組,共19位專家組成了國家精准醫療戰略專家委員會,並決定在2030年前在精准醫療領域投入600億元(約合92億美元)。這讓歐巴馬當政時期2.15億美元的計劃預算相形見絀。

不僅如此,為振興中國國內的科研機構,中央和地方政府也在劃撥大量資金發展“生物科技園區”,扶持生命科學領域的創業公司,吸引頂尖的科學家海歸效力。

“人才外流”轉為“人才流入”隨著中國的科研經費持續成長、科研環境不斷改善,許多留洋科學家選擇海歸。

多年以來,大量的中國科研人才選擇前往發達國家發展。中國成為美國理科博士最大海外來源國。

不過,隨著中國日益成為全球經濟和科研發展的中心,中國的科研經費持續成長,科研環境也在不斷改善。受此吸引,許多中國留洋科學家選擇海歸。並且,中國政府啓動了一系列措施鼓勵,如吸引海外華人科學家回國的‘千人計劃’,該計劃成功引進了許多資深科學家,其中包括一些重量級的專家,例如清華大學引進的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施一公。

據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官網介紹,施一公是“千人計劃”首批國家特聘專家。1989年,施一公從清華生物科學與技術系本科畢業後,前往美國深造,先後在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史隆凱特林癌症研究中心、普林斯頓大學攻讀博士、博士後以及任教。

中國科學家帶回國的知識和經驗是推動中國自然科學領域不斷發展的重要因素。這些科學家曾在海外接受過專業培訓,並最終選擇海歸發展。

據教育部統計,僅在2008年,就有7萬名研究人員海歸,這一數字比2007年增加了60%。他們當中的大多數人是在海外完成了研究生或博士後學業之後海歸的,而那些經驗更豐富的人才也在選擇海歸發展。此外,還有一些海歸選擇了歸國創業,利用其國際經驗為大型製藥公司工作或獲得高校教職。

《富比士》此前報導,每年,有超過1萬名在美國學習的或從事生命科學相關工作的中國人,通過民營部門或像“千人計劃”這樣的政府項目被積極招募。

根據《轉型中的中國科研》白皮書,長期困擾中國的“人才外流”已變為“人才流入”,有一大批中國青年科學家計劃在國外停留一段時間就回歸:有85%的人計劃5年內海歸。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圖檔及文字檔),著作權皆屬本會所有(除另有註明者,或本會網站連結至外部之網站除外),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完整資訊>
© 2024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dustry (IBMI)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15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508號9樓 電話:(02)2655-8168 傳真:(02)2655-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