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訊息
IBMI
  上海複星醫藥醫材領域有“大動作” 分拆Sisram在港上市

【經濟觀察報(中國)  2017-09-18】

近日複星國際及複星醫藥正在分拆一項業務,而這項業務涉及複星醫藥在醫療器材領域的布局。

經複星醫藥回應,被分拆的業務為能量源醫療美容器材業務,所屬為Sisram公司。來自Medical Insight報告,該項業務讓Sisram目前在中國市場上晉身為最大供貨商,同時也是全球第五大能量源醫療美容器材供應商,其全球市場佔有率為4.4%,產品銷往全球80個國家。

Sisram被分拆後,將於9月19日在香港上市,最終發售價為每股8.88港幣。Sisram將成為首家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以色列公司。

而隨著Sisram的分拆、獨立上市,複星醫藥的醫療器材布局也正在走入另一個方向,複星集團聯席總裁、複星醫藥董事長陳啓宇此前在接受採訪中稱,複星醫藥在醫療器材方面的發展,將會在國際市場尋找成長機會,包括併購。

複星醫藥CEO吳以芳也透露,未來複星醫藥將重點關注呼吸領域、腫瘤領域、診斷與檢測等器材設備。

也就是說,複星醫藥在醫療器材領域的野心,才露尖尖角,醫療器材大布局將快速顯現。

對於複星醫藥將Sisram分拆,獨立在港上市,業界解讀為複星醫藥在打造醫療器材領域的獨立融資平台。因為在這一板塊上,複星醫藥這些年發展的一直不算太理想,為了實現更多夢想,便將目前已經機緣成熟的Sisram先推出來,且委以重任。

據瞭解,Sisram於2013年在以色列註冊成立,複星醫藥直接和間接持股66.2%,也就是說Sisram自成立以來就是複星醫藥的非全資附屬公司。並於同年收購主要營運附屬公司Alma Lasers(下簡稱為“Alma”)。目前Alma是全球主要的能量源醫療美容器材供貨商,具有自主設計、研發及生產能力,並且通常採用公司自有的創新及專利技術。

複星醫藥人士表示,Sisram強大的研發能力足以支撐公司可以靈活、快速地滿足變化中的各類市場需求。旗下品牌 Alma已開發、生產及發售超過50個不同型號的醫療美容器材,及超過100個用於手術、醫美和美容板塊上的應用端頭。

同樣來自複星醫藥人士介紹,Alma品牌成立於1999年,目前在國際市場上得到醫療美容機構和終端用戶的認可。產品已經銷往全球80各國價格地區,從2013年至今,已售出逾 27300台治療系統主機及117600台應用端頭。2016年, Sisram公司總體全球直銷收益及訂約分銷商占比為36%及61%。

那麼,在複星醫藥內部觀點中,Sisram平台已經成熟。而醫美在全球看又是一個萬億級的消費市場,那麼分拆、獨立上市對未來的業務發展或更有幫助。

同樣來自Medical Insight 2016年報告,全球醫療美容治療的消費達到259億美元,預計到2021年將成長至341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為5.7%。

陳啓宇表示,非常看好全球醫療美容市場的成長前景,尤其在以中國、巴西、俄羅斯和印度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Sisram在香港上市後,複星醫藥將繼續支持Sisram以及Alma在中國乃至全球的業務發展。

上海一家基金負責人分析認為,在複星醫藥的所有業務板塊中,近些年一直發展較為緩慢的是醫療器材板塊,而醫美又是一個大市場,將目前成熟的業務剝離後獨立上市,自然會強化一個版塊的帶動作用,這在複星整體的運作中會強化互相促動、快速發展的合力,並能更好的實現獨立融資業務,包括其他資本類運作。

因此,Sisram將是複星醫藥謀劃的醫療版圖整盤棋中的第一步。

就此次Sisram分拆上市等問題,複星醫藥人士回應時也委婉透露,複星醫藥將在醫療器材領域會有大動作。

而這一大動作的動因是,在醫改現行體制中,相關部門鼓勵中國本土醫療設備企業快速發展,並號召中國多數公立醫院採購國產設備。

同時,中國乃至全球,醫療市場將是一個需求仍然上漲的市場。以中國為例,隨著老齡化人口的加重,並發症以及新發病數正在快速上漲,根據2016年10月25日國務院發佈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到2030年,健康服務業總規模要達到16萬億元。

在這一背景下,醫藥企業們紛紛布局疾病產業領域,複星醫藥也不例外。

而複星醫藥第一次涉足醫療器材,要從2002年的口腔設備說起。據瞭解,在這一年中,複星醫藥首次涉足器材設備業務,當時成立了複星牙科事業部,主要代理牙科品牌。而複星醫藥旗下的美中互利醫療,主要從事高端進口醫療設備的銷售代理、輸血器材及手術耗材的研發、製造、銷售及營銷。

複星醫藥在呼吸領域已經實現其布局,其中一部分是創新藥物,另一部分是器材設備。依據複星醫藥的設想,當閉環形成,將更加有利於呼吸領域新藥的研發和自身醫療機構,在這一疾病領域的治療方案的落地即推廣。

在器材方面,今年1月份,複星醫藥出資9000萬美元收購歐洲呼吸機公司Goldcup 80%股權,自此複星醫藥在擁有歐洲呼吸器材Breas品牌後,在呼吸領域具備了更強競爭力。而在2016年6月,複星醫藥出資約1000萬美元認購美國呼吸疾病檢測公司Spirosure約836萬股C輪優先股,占其股份的20.17%。

自此,複星醫藥內部人士認為,複星醫藥在呼吸領域的布局閉環已經形成。且中國本土競爭實力和國際競爭實力都已經具備。

據接近複星醫藥的人士透露,複星醫藥同時正在接觸幾家器材公司,接下來或將有資本運作。

其實近些年,複星醫藥在醫療器材領域的動作,已被業界解讀為,複星醫藥對醫療器材布局的構思已經成熟,目前資本充裕,已經在實施的路上。複星醫藥現有體系主要分為藥品的研發和製造、醫藥分銷與零售、醫療服務、醫療器材與醫學診斷四大板塊。其中,藥品的研發和製造板塊和醫療服務都是其核心戰略業務,而醫療器材和設備也是複星醫藥發力的戰略業務領域之一。

吳以芳稱,醫療器材方面,複星醫藥目前所重點關注的領域包括呼吸醫學領域,和肺部相關疾病方面的醫療器材和設備,之外是激光美容。另外,醫療器材相當大的一個領域就是心血管領域(包括介入)。複星醫藥會去關注、尋求一些合適的時間選擇進入,並且將在這個領域建立起自己的存在。

Sisram的上市,或許會促進複星醫藥接下來的一系列資本運作,以及整個醫療器材領域的大布局。

據複星醫藥人士稱,最快Sisram將在下周登陸港交所,Sisram也將成為首家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以色列公司。

香港資本市場是亞太地區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國際化”是香港股市的重要標簽之一。這些年來,以色列政府持續堅持教育體系建設和研發資本投入,打造了良好的科技公司孵化土壤,曾被《華爾街日報》列為“世界上最具經濟活力的國家”之一。以色列現以高新技術產業舉世聞名,在軍事科技、電子、通訊、計算機軟件、醫療器材、生物技術工程、農業、航空等領域具有先進的技術水準。作為“創新之國”的以色列可以說是創業家的搖籃,對以色列人來說,創新及創業早已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目前,以色列的優質創業公司已登陸紐約倫敦等各大資本市場,僅納斯達克上市交易的以色列公司數量就超過80家,僅次於美國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同樣,在倫敦證券交易所,除了英國本土企業外,以色列成為了在倫敦上市公司最多的國家。由於其高科技含量的特性帶來了巨大的成長空間,以色列的創業公司成為資本市場的明星,但這些高新創業公司卻遲遲未登陸以“國際化”為標簽的香港市場。

因此,陳啓宇也認為,本次Sisram上市也是“一帶一路”背景下,中以加深經濟合作的一大成果。2016年,中國在以色列的投資增加到165億美元,主要投資在以色列的高科技和醫療初創企業。未來,“中國市場”嫁接“以色列科技技術”的合作模式,相信會有更大發展空間。

據業界有關人士透露,其實早在2008年,已有大型以色列公司,以星航運(ZIM)瞄準香港這一國際金融中心。ZIM公司成立於1945年,已發展成為全球領先的全球集裝箱航運業的運營商之一。目前,ZIM的業務範圍已擴展到120多個國家,擁有全球和區域航運服務網絡口,2016年實現收入25.39億美元。與Sisram的高科技產品定位不同,ZIM的產品服務受到來自經濟周期的衝擊的影響顯著,按照其2008年運營業績來看,以星航運盡管去年運送了比2007年多出6%的貨櫃(252萬標箱),但是其資產損益表上卻出現3.28億美元的虧損,而2007年尚獲利2200萬美元。最終,因為其業務穩定性不足利潤端表現不佳,導致ZIM 2008年衝擊港股市場擱淺。

或許,Sisram相對幸運,複星醫藥早已經在上海和香港兩地上市,其資本市場的影響力或為Sisram增色不少。Sisram 在上市公告中稱,香港擁有多元且國際化的股東基礎,流動性強。Sisram期望吸引更多亞洲和全球投資者,支持Sisram的全球擴張計劃。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圖檔及文字檔),著作權皆屬本會所有(除另有註明者,或本會網站連結至外部之網站除外),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完整資訊>
© 2024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dustry (IBMI)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15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508號9樓 電話:(02)2655-8168 傳真:(02)2655-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