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訊息
IBMI
  港交所開大門 引生技入市

勁敵來了!香港交易所上周五拍板,對於無營收、無獲利的創新研發生技公司可在主板掛牌上市,且採「同股不同權」方式保障原始投資者。法人認為,港交所對生技業大開方便門,勢必衝擊亞太生醫產業,並引爆陷入「潛規則」壓力的國內生醫業出走潮。

生物產業協會理事長李鍾熙表示,過去生醫產業的蓬勃,資本市場活絡,讓沒有營收、獲利的生醫公司也能掛牌,有足夠的奶水供應是最大的誘因!如今隨著上市、櫃、登錄興櫃的「潛規則」愈來愈多,募資不易,股市低迷,這個過去吸引外資來台上市催化產業的動能已逐步萎縮;加上目前中國對生醫產業持續採取放寬和接軌國際法規的模式,而香港也開始向亞太地區尋寶吸金,在在都讓國內生醫產業發展難度加大。

被視為近20多年來,香港資本市場最大一次政策改革的新規定,生技產業是最大贏家。根據港交所公布「有關建議設立創新板的框架」規定,未來沒有營收、獲利的生技公司,可以「同股不同權」上市,其市值只需15億港元即可上市,惟上市條件必須以研發為主、有獨特的創新智財權、至少有一項產品進入臨床二期,並需要有最少一名資深投資者,該原始投資者將擁有「同股不同權」的保障。

生策會表示,所謂「同股不同權」即是特別股的概念,主要目的是保障創立公司的發明人,讓該創始股東的技術團隊在發展過程中,不會因引進新資金而被吃掉股權。依「同股不同權」規定,特別股股東可以擁有較高的投票權,亦即發明人只須持有9.1%股份,就能擁有逾五成的投票權。

本月初在台灣首次舉辦的醫療展中,生策會、中國藥促會、香港生物醫藥創新協會、澳門中藥品質研究會等四方民間單位,已合組生技大聯盟簽署協定,除了四方將在ICH法規下,推動開展跨地區聯合研發、華人及全球多中心臨床試驗及實驗資料的互認之外,協助創新企業赴港融資上市,被認為將最先行。

香港生物醫藥創新協會主席盧毓琳表示,香港近年估值已大於美國,且審批上市速度加速,預計1年內就可掛牌;先前聯盟即與港交所不斷溝通,並提出醫藥創新企業赴港融資上市進行建言。

(工商時報 杜蕙蓉/台北報導)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圖檔及文字檔),著作權皆屬本會所有(除另有註明者,或本會網站連結至外部之網站除外),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完整資訊>
© 2024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dustry (IBMI)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15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508號9樓 電話:(02)2655-8168 傳真:(02)2655-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