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訊息
IBMI
  螯蝦自我繁殖獨特的基因結構,可助人類建立腫瘤演化早期階段模型

最新研究報告指出,名為大理石紋螯蝦在過去25年,已遍佈歐洲和馬達加斯加的淡水生態系統,環境適應能力極強;另外,小螯蝦可透過無性生殖、快速繁殖後代,繁殖力也在十年內迅速升級,從佔據羅德島的大小空間成長,到可以佔據整個俄亥俄州。科學家也發現,小螯蝦獨特的基因結構,可以幫助人類建立腫瘤演化早期階段的模型。

研究人員表示,1995年一名業餘愛好者,在昆蟲博覽會中購買了螯蝦,這隻螯蝦就是大理石紋螯蝦的始祖,名為「克隆」。不過出於未知原因,牠不用與公蝦交配便可以產卵,並生出一大群「母螯蝦」。原主人因無法飼養大量繁殖的後代,將小螯蝦們賣給水族館員,從此克隆的「女兒們」便開始入侵了全世界。

2003年,神經科學家史坦(Wolfgang Stein)證明,小螯蝦可以單性生殖,發現克隆自己創立整個物種,在世界上已有數十億的後代;在對小螯蝦的一小部分DNA進行分析後,他們發現螯蝦與北美洲和中美洲名為克氏螯蝦(Procambarus)的小龍蝦有相似的地方。

德國癌症研究中心研究人員萊科(Frank Lyko)表示,小螯蝦數十億的後代中,只發現近100種的基因組,小螯蝦的家庭樹規模非常小,他也在測試過1打大理石紋螯蝦的基因組後,發現每隻螯蝦身上,都可以找到克隆的基因。萊科說,「如果我們增加一個動物為創始人」,螯蝦將會有更多的遺傳差異。

另外萊科發現,相較於多數動物只有2組染色體,螯蝦有3組染色體,這不只提供螯蝦遺傳基因突變的緩衝區,還可以幫助螯蝦適應不同環境。

史坦表示,「你可以在酸性、鹼性、汙染和乾淨的水中找到它,而它總是一樣的基因組」;萊科也表示,小龍蝦因為「表現不同的基因」,所以可以適應多樣化環境。

「我們在大理石化小鰲蝦進化的慢鏡頭中,看到腫瘤早期成長的過程。」萊科表示,他們研究是基礎性的,所以目前還不會發展對小龍蝦治療的研究。

由於繁殖快速,飼主大多直接將螯蝦流放至溪流或湖泊,螯蝦開始出現在歐洲,如捷克、匈牙利、克羅埃西亞和烏克蘭,也出沒在亞洲的日本和非洲的馬達加斯加。目前美國密蘇里州和田納西州禁止飼養螯蝦;歐洲也禁止螯蝦在野外繁殖、釋放或分佈。

(東森新聞雲 國際中心報導)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圖檔及文字檔),著作權皆屬本會所有(除另有註明者,或本會網站連結至外部之網站除外),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完整資訊>
© 2024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dustry (IBMI)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15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508號9樓 電話:(02)2655-8168 傳真:(02)2655-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