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訊息
IBMI
  可成生技3D列印骨釘 造福植牙病患

衛福部食藥署年初頒布「3D列印醫療器材管理指引」,台灣成為第一個訂有明確法規的亞洲國家。南科高雄園區去年底設置全國首座3D列印醫材智慧製造示範場域後,今年園區內更有全台第一家公司可成生技拿到第一類GMP認證。可成生技表示,今年3D列印的多孔隙骨釘可望完成認證,讓骨釘在人體內活過來。

科技部政次許有進昨前往示範場域訪視。他表示,希望透過示範場域,提供廠商醫材設計、製造和認證的協助,導入國產材料設備,在南科建構完整的產業供應鏈。

多孔隙設計 可在人體內活過來

「希望降低第二次植牙的機率。」工研院將「3D列印仿生結構」專利技術技轉給可成生技後,可成生技進一步研發3D列印醫材,今年初以醫療器械通過第一類醫材認證。董事長劉永隆也是前台大醫院骨科主治醫師,他說,預計今年八月可以通過第二、三類認證,讓3D列印醫材實際應用在人體。

劉永隆說,公司進一步研發出多孔隙骨釘;傳統的骨釘都是實心結構,當作牙根使用時,施力過大的話容易造成原本骨頭壞死。3D列印技術設計出的多孔隙骨釘,讓骨釘就像在人體內活過來一樣;因為多孔設計,血液可以流通,細胞可以附著生長,讓骨釘與人體更加融合在一起。

交大材料系助理教授鄒年棣研究領域也是3D列印醫材,除了外型開發,他加入生物活性玻璃,嘗試讓骨釘含有鈣和磷的成分,誘發細胞生長,希望骨釘成為與人體共生的醫材。

東台精機自製3D列印設備

除了3D列印醫材,台灣也能自製3D列印設備。目前全台能做到五十乘五十乘五十公分的3D列印設備有兩台,一台在工研院,另一台在東台精機公司。也位在南科高雄園區的東台,二○一三年技轉工研院的技術,持續研發3D列印設備,已能做出噴粉、供粉和噴膠式的積層製造設備,價格比國外進口低四成。東台說,設備成本降低才能加速推動產業發展。

(自由時報 記者簡惠茹)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圖檔及文字檔),著作權皆屬本會所有(除另有註明者,或本會網站連結至外部之網站除外),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完整資訊>
© 2024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dustry (IBMI)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15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508號9樓 電話:(02)2655-8168 傳真:(02)2655-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