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訊息
IBMI
  產業觀點/科技和醫療都是台灣強項 智慧醫療產業發展此其時也

台大醫學院麻醉科教授王明鉅

大陸國務院發布「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意見,就促進互聯網與醫療健康深度融合發展作出部署,並提出了二者深度融合發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朋友轉了一份由台灣生策會發出的產業訊息給我,裡面的內容我一看才發現是大陸國務院所發布關於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文件。這些來自對岸國務院的文件,老實說我過去從來沒有讀完過。

這次因為題目有些吸引我,我就真的從頭到尾,把每一個字全都讀完了,再努力理解與轉換成對台灣狀況的一些思考。

如果放下「逢中必反,有中必爛」的心態,也不去理會文件中開頭的一些政治性詞句的陳述,這份文件很明確地指出了大陸未來要在「互聯網+健康醫療」方面,所要投入資源與發展的重點。

坦白說,這份文件給了我蠻大的震撼。因為我從裏面看到了一個政府,希望透過科技改善健康醫療資源、技術與品質問題的努力。我認為對台灣在健康醫療與資訊科技都有充沛人力、腦力與經驗的這兩個產業來說,這份政策指導性文件裏面蘊藏著很大的商機。

更重要的是,這份文件我認為也非常值得台灣的國家發展委員會以及衛生福利部的長官們參考。我會再詳細闡明我對這份文件的看法,與我所看到的其中的商機。這兒只先作簡單的架構性說明。這份文件的內容包括三大部份:

一、健全「互聯網+醫療健康」的服務體系。

二、完善「互聯網+醫療健康」的支持體系。

三、加強行業監管和安全保障。

在健全「互聯網+醫療健康」的服務體系方面,他們要作的努力是:

一、發展「互聯網+醫療健康」醫療服務。就是把互聯網+真的與醫療服務結合在一起。讓同樣的醫療資源可以服務更多人,服務得更有效率。

二、創新「互聯網+」公共衛生服務。就是把互聯網+與慢性病管理、疾病預防、流行病早期預警等結合在一起。

三、優化「互聯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就是把互聯網+和第一線的家庭醫師結合,讓家庭醫師能為民眾提供更優質的服務,把我所提過的:讓民眾「健康不生病,生只生小病,小病不變大」這些重要的事作得更好。

四、完全「互聯網+」藥品供應保障服務。目的是讓醫療端的需求和藥品供應端之間的訊息流通更快更順。

五、推進「互聯網+」醫療保障結算服務。大陸不像台灣有個單一的中央健保署與全民健保,地方太大人太多,所以更需要互聯網+的協助。

六、加強「互聯網+」醫學教育和科普服務。這也是大國比較會有的煩惱。也希望利用科技能把過往可能並不整齊的醫療人員的素質與訓練,能夠有所提昇。

七、推進「互聯網+」人工智慧(AI)應用服務。他們要作的AI內容,包括了臨床診療決策支援系統,以及在醫療影像、病理、多科會診、不同健康狀況下的各種AI應用。以及把AI用在對於個人健康促進與維護上。

後面的二、三兩部份,容我先保留。我在這兒也只針對第一部份,寫了一小段我的看法。

老實說,如果資訊界的朋友們有興趣,這份文件值得開上一天的研討會,來好好研究一下,未來在互聯網+人工智慧的新時代中,中國政府到底在想些什麼?到底準備在哪些地方投注資源?哪些地方又可能是我們最可能有商機的?

只是,我不只看到了可能的商機,還看到了一個政府單位對於如何以政策來引領,將科技與產業結合來解決國家重大問題的用心與努力。我也算是常常針砭衛福部各項政策的小小知識份子,但我實在沒看過我們的衛福部、國發會拿出過這樣的政策指導文件。

身為台灣的醫師,我知道台灣的醫療水準是又好又整齊。但,我們擔心的卻是醫療糾紛如何不被告,擔心的是納不納入勞基法,擔心的是健保給付太少。在看到這份文件後,我真為台灣未來的健康醫療產業擔心!

(本文同布刊載於Digitimes)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圖檔及文字檔),著作權皆屬本會所有(除另有註明者,或本會網站連結至外部之網站除外),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完整資訊>
© 2024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dustry (IBMI)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15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508號9樓 電話:(02)2655-8168 傳真:(02)2655-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