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訊息
IBMI
  安永:全球科技業積極跨足醫療照護已成趨勢

《2018安永生技醫療報告》指出,全球生技製藥產業未來有大規模整合的可能性、健康照護成為生技醫療產業關注焦點且模式正在改變,科技業將業務跨足拓展至醫療照護產業將成趨勢。

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審計服務部執業會計師林素雯表示,屬於高度分散的全球生技製藥業,由於藥品定價壓力限制製藥公司收入成長的機會,可能促成藥廠間的合作與併購以保有關鍵領域的競爭力,未來有大規模整合的可能性。

此外,健康照護的模式改變成為關注焦點,從過去病人、支付方和照護提供者不了解狀況,轉為病人、支付方和照護提供者掌有主導權的「超級消費者」(super consumers);專注預防和強調可負擔性的健康照護,採用精準醫療挖掘資料和分析、針對個人提供量身訂製的藥物,並整合醫療照護資料,由人和機器分析服務結合提供連貫的醫療照護。

不僅如此,有科技大廠進行數據蒐集與分析、線上儲存和AI分析服務,將消費產品變為醫療行動資料庫設備,將業務拓展至醫療照護產業。併購交易火力來源也有愈來愈多來自於非生命科學領域的產業,如科技業或保險業,透過資源整合推動生物電子醫療、互聯網醫療或打造以客戶為中心的醫療保健平台,此趨勢將會重塑生命科學領域併購的模式。

林素雯表示,近年觀察到許多科技業甚至傳統產業者,陸續將新興科技連結至醫療界的相關應用,如將穿戴裝置、機器人設備等設備,應用到健康醫療、居家照護,以及營建業者蓋銀髮養生村等用途,科技業者看準生技照護市場商機,也驅動更多的未來應用。

台灣生技月展將開跑,加上台灣邁入高齡化社會後對於生技醫療等需求提升,生技醫療產業表現備受關注。根據《2018安永生技醫療報告》,雖然2016至2017年台灣生技醫療產業市場表現趨緩,但今年上半年有回春跡象,投資熱潮仍可期待。

安永報告顯示,2017年台灣生技醫療產業上市櫃公司財務績效表現的營收約新台幣2,345億元,較2016年成長3%,淨利卻大幅下跌43%,產業市值因投資大眾的熱潮減緩而減少。

觀察台灣生技醫療產業IPO表現,2017年IPO共8家,較2016年減少1家,但2017年籌資額約新台幣52.19億元,較前一年減少32%,2018年上半年僅新台幣19.91億元,主因是2016年IPO業者多為籌資額較大的新藥廠商所致。統計至今年6月底,台灣已有5家生技醫療型公司IPO,預計下半年IPO潛在約有5家,主要是醫療器材和應用生技類別的企業。

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審計服務部執業會計師林素雯表示,從台灣股市與生技業類股指數表現來看,2017年股市大盤整體多在萬點的高點,指數年平均成長率16%,反觀生技類股指數年平均成長率卻下降18%,生技類股表現不若過往激情,也顯示投資人心態趨於保守觀望。

然而統計2018年至6月底的股市大盤指數平均成長率7%,生技類股指數成長率達12%,表現優於大盤,預期投資熱潮有機會回升。不過,近期有5家已上市櫃的公司公告將辦理現金增資,但其中卻有2家將到海外發行存託憑證籌資,透露國內生技市場是否已經完全回溫,仍有待觀察。

2017年 亞洲生技醫療表現成長 IPO達71家

放眼歐美、亞洲地區的生技醫療產業籌資及IPO表現,2017年歐美生物科技與製藥產業的籌資額減少,但醫療科技與設備產業的籌資額達400億美元,相較2016年卻大幅成長,顯示投資者對於醫療設備產業成長的期望較高。2017年亞洲的生技醫療公司IPO達71家,較2016年成長54%,籌資額卻減少30%,主要是2016年有2件IPO金額各超過20億美元,2017年IPO公司金額僅一件超過5億美元,中國IPO註冊制改革不確定性及香港交易所上市規則改變,使2017年IPO表現停滯。

另一方面,從全球生技醫療產業的併購交易表現來看,2017年由於美國稅改法案,尤其針對未匯回海外盈餘課徵一次性稅率等不確定性,跨國製藥商巨頭多不急於併購,併購交易金額約有42%價值小於5,000萬美元,因此2017年的全年併購交易件數,雖較2016年增加11%,交易額卻下跌近20%,主要因大部分併購交易的價值不大。隨著2017年底美國稅改法案定調,安永預期2018年生技醫療產業的併購交易表現將有進展。

(工商時報  記者杜蕙蓉)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圖檔及文字檔),著作權皆屬本會所有(除另有註明者,或本會網站連結至外部之網站除外),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完整資訊>
© 2024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dustry (IBMI)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15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508號9樓 電話:(02)2655-8168 傳真:(02)2655-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