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訊息
IBMI
  2018「台籍醫師在大陸」最新報告

台醫西進,正透露出不尋常的訊息,從2018年3月中下旬起、大陸罕見出現眾多「招募台灣醫師」的徵才行動中,可探知一二。

上海辰新醫院徵求台灣兒科主治醫師,開出年保障薪420~600萬台幣的條件;

深圳趙群口腔診所誠徵牙醫師,歡迎有興趣跟著所內兩位資深台灣醫師精進研究的台灣牙醫師們加入;

東莞虎門台商牙科與鳴軒先進口腔,兩家診所聯合徵才,條件是必須在台灣或海外接受正規牙醫師養成教育。

廈門長庚醫院今年持續招聘台灣醫師,麻醉科3名、兒科7名、康復科1人、外科6人,皆要求台灣人,但學歷可以是在大陸讀完醫學系本科。

綜合以上,顯見大陸對台灣醫師的需求,盛而不衰。

實際走一趟上海禾新醫院,它與上海辰新醫院同屬總部位於桃園的聯新國際醫療集團,採高端醫療自費路線,從門急診、病房、會所、商場等,裝潢無不高雅大器,顯現高質感。

提到徵求台醫,聯新國際醫療集團創辦人兼總執行長張煥禎證實,現在平均每三個月就會從台灣聘來一位醫生,小兒科預計到明年底將從現有的8位增加到20位,家醫科約有4~5位的缺,婦產科計畫再招3名醫師。

「我們是台灣人經營的醫院,維持品牌力,就是要繼續有更多更好的台灣醫生過來,」雙眼炯炯有神的張煥禎說。

禾新現聘有37位台灣醫生,張煥禎指出,禾新醫院用這麼多台灣醫生,原因之一是為了服務台商。旅居大上海的台籍人士自五年前有15%會到禾新看病,如今成長到90%,「從15%到90%,對台籍醫生的需求就更高了。」

發展至今,禾新的台灣病人跟本地病人占比已不相上下,加上走的是高端醫療的商業模式,在競爭激烈的上海,尤其醫生的素質要夠高,而台灣醫生擁有一定的品牌效應,因此需要更多好手繼續「為台爭光」。

另一間大舉招人的台資醫院是廈門長庚醫院,不同的是,它更青睞於自己培養成才的「台籍陸醫」。

從廈門市區駛經海滄大橋到廈門長庚醫院,一進入門診大廳,人來人往熱絡得超乎想像。開幕後第七年便損益兩平的廈門長庚,甫榮獲2017年度全中國非公醫院競爭力百強第14名,打破了「台資醫院在大陸都不賺錢」的印象。

在廈門長庚,拿台胞證的主診醫師有24位,有住院醫師28位,重點在於其中總共是52位的「台籍陸醫」。

西進的台灣醫生有兩種,一是在台灣取得醫師執照,再赴大陸行醫,通常被稱為台籍醫師。另一種便是去大陸或第三地念醫學院,並考取大陸醫師執照的「台籍陸醫」。

回顧廈門長庚的篳路藍縷,台塑關係企業總管理處醫學事業發展中心經理室協理劉智綱的心聲是一步一腳印:「剛開始我們找人,人家(台灣醫師)都不願意來。我們現在選擇自己培養,這條路是比較辛苦,但未來性比較高。」

就讀大陸醫學院的台生畢業後,由於台灣不承認大陸醫學系學歷,這群台生無法回台行醫,急需人力的廈門長庚變成最好的選擇之一。

培養台籍陸醫的方式也很特別。劉智綱指出,廈門長庚自有一套源於台灣的住院醫師訓練制度,大陸是三級醫師制,所以將兩套融合,一方面聘請台灣的醫學專家來指導台籍陸醫,一方面符合大陸的規培制度。

「外聘跟我們自己培養的,在整體戰力上跟認同感上,還是後者比較強,」擅長醫院管理的劉智綱表示,台籍陸醫很多是在台灣讀完大學再到大陸讀醫學院,讀完通常30幾到40歲最多,已經看破很多事,非常清楚知道自己為什麼要做這件事,因此忠誠度高,投入度也高。

「我們每年都要招40~50位的住院醫師,今年計畫招的台籍陸醫愈多愈好,」劉智綱說。

翻閱台醫西進的編年史,人才交流可追溯至1990年代,北大、清大等知名大學首度展開聯合對台招生(見下表),當時台灣醫師習以教學及訓練為名進出大陸。

 

(表)兩岸醫療人才交流

1990年代

北大、清大等聯合對台招生

2002年

台灣聯新醫療機構在上海設立辰新醫院

2005年

長沙旺旺綜合醫院成立

2006年

台灣同胞可在大陸申請參加醫師資格考試、註冊、執業或從事臨床研究等

2007年

在台灣取得醫學學歷的台灣同胞可以參加大陸醫師資格考試並申請執業註冊

2008年

廈門長庚醫院啟用

2009年

台灣醫師可以短期行醫證在大陸註冊行醫

 

台灣執業滿五年,具有專科醫師執照,仍在職者可直接換發大陸醫師資格證書

2010年

開放台資在大陸設立獨資醫院

2018年

在大陸高校就讀臨床醫學專業碩士的台生,讀研究所一年後,可申請參加大陸醫師資格考試

資料來源:上海禾新醫院、大陸國台辦「惠台31條」
整理:邱莉燕

 

大陸於2000年頒布〈中外合資合作醫療機構與管理辦法〉,由此開啟台資企業「醫療西進」的大門。從2001年起,大陸也逐步放寬了台灣醫師赴大陸工作的資格限制。

2009年短期行醫執照執業的開放,加上兩岸於2010年簽訂ECFA,逐步為台醫「假日飛刀手」掀起風潮,尤以醫美行業最為盛行。

台灣知名整形醫師、尼斯診所執行長王祚軒回憶,2009年西進的台灣醫美醫生其實不多,不到20人,後來因為效果卓著,台灣醫美的招牌很快建立起來,野火燎原。

以某間大陸醫美機構為例,禮聘台灣名醫合作後,一年之內就達到了6億元人民幣的業績,隔年飆漲至10億元人民幣,於是開始「撒錢」聘請台灣醫生,瞬間在台灣醫美界一個傳一個,台灣醫生就蜂擁而去。

在醫美領域,台灣醫生西進的趨勢非常明顯,時至今日,以台北市忠孝東路四段「醫美街」來看,王祚軒判斷大概七成均已西進,有的診所是醫生橫跨兩岸來來回回,而有些台灣的醫美診所甚至是空殼。

不過,現在大陸執業的台醫究竟總數有多少?始終是個謎。台籍在陸醫師聯誼會是個提供已在大陸行醫的台籍醫師、交換經驗心得與互助的園地,負責管理的北京天承金象中醫診所院長林峻生統計,該會目前有438位成員,至少是一個參考的指標。

西進的台醫漸多,還有一個是官方資料統計不到的數據,比如台籍陸醫。

在兩岸皆有經營醫院的張煥禎觀察,目前台灣還不承認台生在大陸醫學院的學歷,台生擁有的大陸醫師執照,台灣也不承認,早期的台籍陸醫因此動輒上立法院請願,「現在完全都不吵了,因為念完大陸的醫學院直接在地就業,比回去台灣好。」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大陸新政、開放台灣學生可以均標申請大陸高校之後,眾多大陸名校的醫學部在2018年台生報名時湧現爆量。

像北京中醫藥大學,今年便收到數百份台灣高中生的入學申請書,「多到不知道該怎麼審核!而且應該都是學測頂標的高材生,」知情人士透露。而這將在未來進一步墊高台籍陸醫的人數。

不是傳說大陸醫生的薪水偏低嗎?憑什麼吸引台醫西進、留住台籍陸醫?

實情是因人而異。在大陸的三甲醫院服務,起薪約為3500元人民幣,當上主治醫師約能拿到8000到1萬元人民幣月薪,升任主任醫師,月薪也只有2萬元人民幣左右。

但若是在「多做多得」「論件計酬」的台資醫院或是搶手的特色專科診所上班,收入差別則是天與地。

在台資醫院任職9年、現為主治醫師的一位台籍陸醫透露,2017年他的年薪約為72萬元人民幣,個人所得稅繳了14萬人民幣。「這個數字會不會讓人想離鄉背井?我想應該會,我在台灣應該找不到年薪72萬人民幣的工作,」這位40歲的台醫不無感嘆說。

1984年出生的朱湘儀,取得北京大學醫學部學士學位後,考量到當地醫院醫生的薪水偏低,月薪只有3500元人民幣,所以改到紐西蘭讀醫學碩士,計畫在紐西蘭行醫。畢業後得知台灣尼斯招聘台醫派遣大陸的工作機會,再度回到大陸,現在已升為台灣尼斯診所上海分院院長,待遇實現了從月薪3500元人民幣到現在數百萬台幣年薪的巨大跳躍。

藥水味和手術刀,跨過一道淺淺的海峽之後,又有什麼不同呢?

最令台醫難忘的體會,首先是醫病關係。上海禾新醫院的小兒科與家庭醫學科十分出名,尤其是兒科,營業額在上海各大高端醫院當中排名第二。

今年69歲的吳振龍,於2011年台北市立醫院退休後,受聘為上海禾新醫院院長。小兒科專業的他,看過無數病人,對大陸家長的「認真」印象深刻。

「我曾經一度診間內擠進了七個大人,」吳振龍笑容和煦說,祖父祖母外公外婆加上爸媽還有保母全員到齊,顯示了一胎化政策下、家中超級寶貝的重要地位。

勞師動眾跑這一趟,七個人問的問題大同小異,但是每個人都要問一遍,「所以那次最高的記錄是用了50分鐘一個一個解釋清楚,他們才滿意地回家,」吳振龍和藹可親說。

吳振龍進一步指出,台灣醫師擁有豐富成熟的醫療實務經驗,到了大陸,明顯反應在減少開藥、減少不必要的檢查和吊點滴等方面,其次,視病猶親的服務意識非常強,而且醫療糾紛低,這些都是吸引大陸民眾就醫的優勢。

鏡頭在轉到廈門長庚醫院,消化內科主治醫師呂元博的診間裡,看診到一半,突然一位病人親屬沒掛號就跑進來,呂元博沒有生氣得把人趕出去,還是耐心聆聽病情,提供建議,再叫對方去補掛號。

「像這樣的病人,我花10分鐘跟他諮詢,可能就改變了一個人的一生,」呂元博說。

大陸的醫病關係正在持續改善,呂元博猶記得,2009年他剛來廈門長庚當住院醫生時,醫療糾紛真的很多,病人常狂敲門要進來,甚至還有病人跟病人打起來,然而近幾年有明顯的進步,固然是大陸的文明素質提高所致,廈門長庚「以病人為中心」的理念也潛移默化影響了當地的醫療生態。

大陸一些在地的醫院,醫生看到中午12點就一定走人,所以後面的病人看不上病,看診時間臨近結束就會惶恐。但在廈門長庚不管掛號到幾號,醫生一定會全部看完,逐漸改善了醫病關係。

台醫吃香的醫美行業領域,則是出現「逐水草而居」的新模式。

尼斯診所在大陸的經營並未開設實體診所,而是採取與大陸醫美機構合作,提供台灣醫師的醫療派遣,醫美產品的設計及市場規劃。僅需輕資產投入,也較易看到成果。

因此,合作方從省會城市下沉到地級市開展新業務時,尼斯診所的台醫便要配合「出差」,多半是下鄉,為客戶注射肉毒素或玻尿酸填充。酬勞支付以保障日薪計算,做超過即為多拿,在大陸工作7天就等於在台灣一個月的薪水。

「以前醫生是固定在診所等病人上門,現在是醫生跑到各處為病人施作,」王祚軒從沒有想過自己會變成「空中飛人式」的醫生,2016年他搭飛機的單趟數高達102趟,平均一個月9趟,對大陸飛機的延誤「感冒」不已。

尼斯診所北京分院院長李培榮,便去過非常多台灣人連聽都沒聽過的二三線城市,四川瀘州、涼山彝族自治區、攀枝花、河南新鄉衛輝等,這些貌似偏僻的地方其實需求驚人,對來自台灣的打針微整形等新事物趨之若騖。

李培榮計算過,出差期間接待的客戶數一天可能高達70~100人,「工作強度很大。」他的同事朱湘儀更曾經在兩天之內操作了188位客戶。

台灣完整的醫療服務體系與成功的經驗,目前仍是對岸的參考與標竿。隨著大陸的醫療需求持續攀升,台醫們的舞台只會更大。

遠見雜誌  文/邱莉燕)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圖檔及文字檔),著作權皆屬本會所有(除另有註明者,或本會網站連結至外部之網站除外),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完整資訊>
© 2024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dustry (IBMI)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15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508號9樓 電話:(02)2655-8168 傳真:(02)2655-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