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訊息
IBMI
  偏頭痛新藥台灣臨床試驗中 未來可望改變治療指引

治療偏頭痛好消息!近年偏頭痛新藥突破性進展,去年美國、歐洲陸續核准上市,減少使用頻率、降低副作用,且75%患者獲得改善,台灣已進行臨床試驗中,未來可望改變治療指引。

長期研究偏頭痛治療的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主任王署君表示,過去研究發現,人體的降鈣素基因相關胜肽(CGRP)在偏頭痛發作時,會大量上升,因此若能夠抑制CGRP,就有機會預防或減少偏頭痛發生。

歷經多年後,藥廠研發4款抑制CGRP藥物,透過單株抗體與CGRP接受器結合,阻斷CGRP活化作用,或是降低血液中CGRP濃度等方式,以達到治療效果,約75%患者症狀獲得大幅改善,去年起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與歐洲部分國家也已開始核准相關藥物上市。

王署君補充,台灣已針對其中2款藥物進行臨床試驗,其中一款去年已完成試驗,結果與國外差不多,多數病人症狀緩解,且無明顯副作用,另一款試驗已進行3分之2,將進入最後階段,若順利的話,待藥廠送食藥署審查通過,我國偏頭痛患者就可使用。

王署君指出,目前偏頭痛預防性藥物要天天吃,有些一天吃兩次,可能還有嗜睡、頭昏等副作用,但新藥生物製劑的方式,最長可能3個月打1次,從目前研究來看,因不是經由肝腎而是淋巴代謝,副作用相對少,頂多是一些便秘,未來可能改變治療指引。

不過,王署君也提到,新藥藥價相對較高,國內外正在進一步研究對藥物反應率最高的有效族群,但不論口服藥物或生物製劑,均可視病人好轉情況減藥、停藥,不是一用就要一輩子。

(自由時報)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圖檔及文字檔),著作權皆屬本會所有(除另有註明者,或本會網站連結至外部之網站除外),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完整資訊>
© 2024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dustry (IBMI)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15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508號9樓 電話:(02)2655-8168 傳真:(02)2655-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