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訊息
IBMI
  一項創新視神經刺激裝置 可為盲人提供新的解決方案

來自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École Polytechnique Fédérale de Lausanne, EPFL)和由義大利聖安娜高等研究院(St. Anna School of Advanced Studies)的科學家正為盲人開發一項技術,可完全繞過眼球並透過視神經直接向大腦發送訊息,他們透過一種名為OpticSELINE的新型神經內電極刺激視神經來為永久性失明的患者提供視覺輔助。目前他們已在兔子上成功進行了測試,並在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期刊中發表了他們的研究結果。

目前失明影響了全球約3900萬人。許多因素可導致失明,如遺傳、視網膜剝離、創傷、視覺皮層中風、青光眼、白內障、發炎或感染。有些失明是暫時的,可以透過醫學治療。

那如何幫助永久失明的人?有idea是產生Phosphenes ,它是一種眼球內發生的影像現象,以白色圖案的形式看到光的感覺,而不是直接看到光。雖然這與完整視力不同,但它可以作為盲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視覺輔助。在許多情況下,視網膜植入物可以幫助那些有視力障礙的人。然而,對於許多完全失明的人來說,這種方法並不合適。例如,全世界有50萬人因色素性視網膜炎(一種遺傳性疾病)失明,但由於臨床原因只有幾百名患者有資格接受視網膜植入。

另一種選擇是在大腦中植入可以直接刺激視覺皮層的裝置。然而,這種技術有些風險,很大程度上不適合一般治療。為了尋找新的解決方案,瑞士研究小組開發了一種刺激視神經的裝置,對於許多盲人來說,視神經及其與大腦的連接是完整且具功能性的。

參與研究的研究人員Silvestro Micera表示:神經內膜刺激可以成為幾種神經假體裝置用於感覺和運動功能恢復的有效解決方案,這種方法的轉化潛力非常大。

然而,早在20世紀90年代,研究人員就已經嘗試過這種技術。參與這項研究的另一位研究員Diego Ghezzi解釋,當時他們使用了袖帶神經電極。問題是這些電極是剛性的並且它們四處移動,因此神經纖維的電刺激變得不穩定。患者很難解釋刺激,因為他們一直看到不同的東西。此外,它們的選擇性可能有限。

新裝置包含直接穿透視神經的電極,並且比袖帶電極更穩定。該設備被稱為OpticSELINE,包含12個電極陣列。為了研究這種裝置如何刺激視神經和視覺皮層,研究人員用它來提供兔子的電流並監測大腦活動。每個電極在大腦中引發獨特的反應,該裝置可以產生選擇性刺激。

Ghezzi 表示,目前我們知道神經外刺激有可能提供資訊豐富的視覺模式,它將在未來的臨床試驗中收集患者的回饋,以便對這些模式進行微調;從技術角度來看,我們沒有多久就可進行臨床試驗。

使用目前的電極技術, OpticSELINE可以由多達48-60個電極組成,這種有限數量的電極不足以完全恢復視力,但這些有限的視覺訊號可以被設計為盲人提供視覺輔助。

(生策會編譯)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圖檔及文字檔),著作權皆屬本會所有(除另有註明者,或本會網站連結至外部之網站除外),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完整資訊>
© 2024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dustry (IBMI)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15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508號9樓 電話:(02)2655-8168 傳真:(02)2655-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