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訊息
IBMI
  陸政策加持互聯網醫療發展 醫療服務費用納入醫保支付範圍

作為弱周期、強管制的產業,互聯網醫療一直面臨著用戶習慣養成、市場推廣、商業模式等難題。隨著新政的不斷推出,阻礙互聯網醫療發展的各種壁壘正在消失。

7月21日,中國國務院辦公廳發佈《關於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更好服務市場主體的實施意見》,明確指出要在保證醫療安全和品質的前提下,進一步放寬互聯網診療範圍,將符合條件的互聯網醫療服務納入醫保支付範圍,制定公佈全國統一的互聯網醫療審核標準,加快創新醫療器械審核並推進臨床應用。

而在幾天之前,中國國務院就曾發佈《關於支持新業態新模式健康發展 激活消費市場帶動就業的意見》。意見指出以互聯網優化就醫體驗,打造健康消費新生態,進一步加強智慧醫院建設,推動線上預約檢查檢驗,建立檢查結果、線上處方等互認制度以及健全患者主導的醫療數據共享方式,並尋找完善線上醫療糾紛處理辦法。

而今年3月,中國國家醫保局、國家衛健委首次明確將符合條件的「互聯網+」醫療服務費用納入醫保支付範圍,鼓勵定點醫藥機構提供「不見面」購藥服務。

此次中國國辦發文再一次強調要將符合條件的互聯網醫療服務納入醫保支付範圍,說明國家極需將這一政策推動落地,進一步滿足廣大患者的需求。

「新政的相繼推出證明了國家層面對互聯網醫療持續擴大投入的決心。」7月21日,「好大夫在線」創始人兼執行長王航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互聯網醫療行業正在迎來一個前所未有的發展期。

今年互聯網醫療成為資本市場的熱門選擇。

截至7月21日收盤,作為中國互聯網醫療行業龍頭,在港股上市的平安好醫生股價由1月底的67港元一路上漲至125港元,漲幅超80%,市值突破1300億港元;阿里健康也從1月底的10.96港元上漲至如今的22.65港元,漲幅超90%,市值翻倍。

這種瘋狂漲幅背後是疫情加上政策刺激而導致的互聯網醫療新趨勢。根據易觀發佈的《2020年中國互聯網醫療年度分析報告》預測2020年互聯網醫療市場規模將達1960.9億元,市場增長達46.7%,為2015年以來最快速的增長。

平安智慧城市智慧醫療戰略長江濤公開表示,2020年初暴發的疫情和國家推出的系列支持政策,讓互聯網醫療迎來新一輪的發展熱潮。

北京一產業投資基金投資經理王俊也指出,互聯網醫療產業發展的新機遇主要集中在國家政策上有一定的鼓勵,疫情使得互聯網醫療的使用場景在公眾認知上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為降低患者實體就診交叉感染風險,大量醫院關閉常規門診,對此國家衛健委發出通知,號召全國各地積極開展遠距醫療服務;充分發揮互聯網醫院、互聯網診療的獨特優勢,鼓勵線上進行部分常見病、慢性病複診及藥品配送服務。疫情期間,線上問診成為患者就醫的首選。

通過線上專業醫生問診、醫保線上支付、送藥到家等一系列服務,互聯網醫療企業在疫情期間有效轉化用戶需求,加速培養用戶線上問診和消費習慣。疫情期間,平安好醫生互聯網醫療平台累計訪問人次達11.1億,APP新註冊用戶量增長10倍,APP新增用戶日均問診量是平時的9倍,相關影音累計播放量超9800萬;好大夫在線推出線上義診,自1月20日至4月12日,平台總接診患者人次超672萬,接診醫生總數超8萬名,高峰時期日均線上問診需求量較2019年12月增長648%。

隨著發展環境轉好,互聯網醫療行業正迎來發展分水嶺:市場供給顯著增加,支付能力整體提升,企業開始深度布局探索變現新路徑。

比如,互聯網醫療企業正加速推進互聯網醫院建設,與醫院合作或受委託搭建互聯網醫院,獲得項目建設費或營運費用。以平安好醫生為例,截至2019年12月,已與3000餘家醫院展開合作。同時,還有互聯網醫療企業與實體藥店合作發展,在醫藥端融合線上訪問、慢性病管理、藥效追蹤等健康管理服務。

還有以家庭醫生為切入,整合線上線下醫療資源,有效補充院外服務缺口。好大夫在線則是主要代表,其提供的專科專家支撐下的「縣+鄉鎮+村醫」一體化家醫服務團隊,幫助專科醫生和基層全科醫生建立慢病管理的合作關係,組成「專科+全科」的團隊,向基層患者提供規範、專業的慢病管理服務。

此外,在政策支持下積極引入醫保和商保,整合數據、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展開互聯網醫療服務。比如平安好醫生與平安集團就互聯網醫療展開深入合作,推出就醫360等產品,主要為平安壽險及其他保險公司的投保人提供線上診療服務。

對此,易觀分析表示,未來用戶流量將更多地來自院內及健康端,也將催生更多B端合作,政企共同發展成為主流;而行業所積累的數據將與商業保險形成生態互動,互利共贏,互聯網醫療和保險的結合將成為行業的快速增長點。

諸多難題待解

不過,當前上述模式僅處於測試階段,仍有諸多難題待解。作為低周期、強管制的行業,互聯網醫療一直面臨著用戶習慣養成、市場推廣、商業模式等難題。

王俊指出:「目前互聯網醫療發展最大的困難還是在於醫療服務收不到錢,本來使用互聯網醫療平台就是圖個方便,但是真正能夠應用的診療需求太少,互聯網醫療又不允許做首診,醫療服務推廣難度很大。」

雖然互聯網醫療正在獲得醫保政策的加持,但在支付端仍舊存在難點。比如,實體醫療機構和醫保額度捆綁,第三方醫療機構要和實體定點藥店分享醫保額度。

面對這一困境,王航認為,解決的方向有兩個:「第一是始終圍繞降低成本增加效率與創新。無論是線下還是線上,只要能幫助社會降低成本、提升效率,提供讓患者滿意的服務,醫保肯定會支持。第二是增加健康服務的投入,以升級服務促進發展。」

不過,王俊則表示:「產業發展的另一阻礙在於公眾認知習慣培養,由於醫療服務本身有著強烈的實體屬性,疫情過後,患者可能會重回實體醫療機構。後續互聯網醫療平台能否繼續留住患者,這是產業面臨的極大考驗。」

對此,王航持樂觀態度,他認為,「患者疫後是否使用取決於參與者能否持續提供滿意的醫療服務。作為一個新興服務,線上問診的服務標準目前還不清晰,平台方需要不斷優化問診流程、培訓醫生熟練使用線上問診工具、監控並管理線上醫療服務品質。只有互聯網醫療企業共同深耕服務品質,才能讓人們願意持續使用、並形成習慣,市場才能真正擴大。」

(新浪網)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圖檔及文字檔),著作權皆屬本會所有(除另有註明者,或本會網站連結至外部之網站除外),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完整資訊>
© 2024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dustry (IBMI)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15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508號9樓 電話:(02)2655-8168 傳真:(02)2655-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