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訊息
IBMI
  遠距手術善用5G 增益健康照護且經濟效益可觀

手術機器人的應用日益普及,善用5G與下一代行動網路超低延遲與高頻寬的資料傳輸優勢,可讓遠端的外科醫師即時遙控手術室內的機器人遠距手術系統,並獲得即時視訊與大量資料反饋。預估2035年經濟效益上看3.5兆美元並將影響2,200個工作機會。

根據HCPLive與My TechDecisions報導,為展示善用5G通訊標準來充分利用與有效分享手術專業,Alperen Acemoglu博士帶領義大利研究團隊以機器人遠距微手術系統為遠端一具屍體進行經口雷射微手術,透過5G網路連結系統兩端的外科醫師與病患,並配置網路攝影機與麥克風進行直接手術互動。

研究團隊最終發現欲發揮機器人遠距手術系統的最大效益,就必須在手術室與外科醫師之間善用5G網路優勢,高速、低延遲傳輸大量資料,並指出5G通訊、人工智慧(AI)、機器人輔助將是實現機器人遠距手術、遠距輔助、遠距監測的關鍵技術,此外這項研究也確認遠距手術應用於野戰醫院或災難現場等場景極具可行性。

2個裝置透過5G無線接取網路(RAN)連線平均約需40ms,加上應用層後單向的視訊傳輸延遲平均為102±9ms,而最大延遲則低於140ms。研究團隊指出奠基於5G的機器人遠距微手術系統可提供高品質的遠距臨場體驗,因此外科醫師就像是在手術室直接為病患動手術一樣,健康照護產業與無數病患都將可因此受惠。

機器人遠距微手術系統在病患端的是電腦輔助微手術系統、醫療用二氧化碳雷射、Panda機器人操控的機器人手術鉗、VITOM 3D立體內視鏡;而在外科醫師端的則是遙控機器人與手術鉗的omega.7觸覺裝置、Wacom數位板、提供病患端視訊的HMZ-T3 3D顯示器,能讓醫師透過5G網路有效遙控手術機器人、醫用鉗、雷射裝置以成功完成高度精密的手術。

疫情期間,遠距醫療已成為讓醫護人員能持續為居家隔離或遠方病患提供照護的重要工具,但部分健康照護專家認為,除非達到類似醫師親自訪視的效果,否則難以普及。

(原始網頁,DIGITIMES陳明陽)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圖檔及文字檔),著作權皆屬本會所有(除另有註明者,或本會網站連結至外部之網站除外),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完整資訊>
© 2024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dustry (IBMI)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15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508號9樓 電話:(02)2655-8168 傳真:(02)2655-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