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產業動態
用幹細胞製作人類胚胎模型為時不遠?《Nature》呼籲從倫理層面考量相關研究
2018-12-14

在實驗室內利用幹細胞製作小鼠和人類胚胎模型正快速發展前進,與此同時也帶來了深刻的法律問題和倫理問題。鑒於此,英國《Nature》期刊近日發表了一篇評論文章,呼籲國際社會展開討論,為這一快速發展的研究領域指引方向。
在評論中,包括荷蘭胡布勒支研究所、美國傑克遜實驗室的科學家們都認為,必須對人類幹細胞源胚胎模型的法律地位以及這種研究的應用進行公開透明的討論,以便幫助各個國家制定相應的政策法規。他們寫道:“與公眾進行有效的溝通,是確保審慎推進前景可觀研究方法的關鍵。”


在過去的18個月裡,研究人員開發了包含類似卵黃囊和胎盤組織的小鼠模型。評論文章指出,預計距離使用人體幹細胞製作類似的人類模型也為時不遠了。這類模型有望改進避孕藥,提高體外受精(IVF)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促進發育障礙的防治。
文章中,科學家們提出了數個需要公開加以討論的問題,包括現在或未來是否應將實驗室中的胚胎樣實體視作人類胚胎,以及應該如何設置培養完整人類胚胎的限度等。他們督促資助機構以及科學、醫學共同體帶頭展開討論。
能否把胚胎樣實體視作人類胚胎一直存在巨大爭議。部分學者認為,人類胚胎雖有潛力發育成為完整的人,但具有潛能與事實存在的人仍是有區別的;而反對的觀點認為,人類的胚胎自受精伊始,就應視作具有發育成人的能力。
此次發表的文章屬於《Nature》期刊內的評論,而非經過同行評議的《Nature》研究論文,這一類評論文章是關於科學研究及其影響的權威性時評。


早在上世紀80年代,英國就已經有針對是否應該允許人類胚胎模型出現的討論。從醫學角度講,人類胚胎體外研究無疑會使人類受益,但從倫理角度,胚胎是否就等同於事實存在的人?是否應該具有與其同樣的道德地位?爭論雙方無法達成一致意見。亦因此,才有了“14天期限”原則的誕生,即不得在體外培養人類胚胎超過14天。這一重要規則也一直延續至今。而今,胚胎培養技術上不斷出現突破,呼喚著人們對既有框架的重新考慮,以期能找到一個符合科學利益、社會利益以及潛在醫療利益的最佳方案。
(中國科技日報)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圖檔及文字檔),著作權皆屬本會所有(除另有註明者,或本會網站連結至外部之網站除外),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完整資訊>
© 2024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dustry (IBMI)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15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508號9樓 電話:(02)2655-8168 傳真:(02)2655-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