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產業動態
台北榮總月底開辦AI門診 各大醫院投入發展精準醫療
2019-02-18

台北榮總二月底將正式開辦具有人工智慧的「AI門診」,初期從心臟、骨科與神經內科著手;AI人工智慧正對國內「白色巨塔」帶來衝擊,各大醫院爭相搶快發展,形成百家爭鳴的顯學。

科技部規畫從2017年起,以4年50億經費打造符合國際先進國家等級的AI平台,促進台灣產業AI化與AI產業化。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創新前瞻中心副主任蔡龍文指出,國內各大醫院以自身發展的強項,投入AI輔助醫療的領域,可快速展現成果。

北榮放射線部主任郭萬祐表示,AI醫療有兩個領域,一是AI機器人、一是AI人工智慧。AI機器人能夠了解患者的身體狀況、還能放在醫院提供衛教服務。例如台大醫院、三總的AI機器人。而AI人工智慧則是運用臨床數據預測疾病,如萬芳、北榮與長庚的AI門診。

其實台北醫大在2017年7月率先引進IBM Watson for Oncology(簡稱WFO)的AI癌症輔助治療系統,3年來可處理癌症數量已從7種增至13種,病患數量依序是乳癌,大腸直腸癌與攝護腺癌,所得的結論為AI有助於醫師縮短討論時間,提升決策速度。

北榮即將開辦的「AI門診」,利用MRI影像資料,透過影像人工智慧團隊的判讀,其中在腦瘤自動判讀的臨床階段準確率高達80%,未能達到百分百是因腦瘤體積小於0.1C.C,須再透過人工檢查反覆確認。

郭萬祐表示:「以往要用10分鐘判讀,現以AI人工智慧只要20秒,幾乎不會漏掉任何一個可能,有效減輕醫師的負擔。人工智慧跟人一樣會摸索學習,智能日益精進,所以未來可望直逼人類功能。」

精準AI醫療 還有漫漫長路要走

現代的AI醫療讓醫療界帶來很多便利性,減輕醫師負擔,AI是龐大的產業,具有革命性的創新,只是在一片蓬勃發展下,仍有其侷限,主要是精準度與人民習慣仍有待改進、智能成熟度不足,因此AI醫療仍要醫師進行最後的決斷,還有法律問題,AI取代人類還有一條很長的路要走!

北榮已經走在AI醫療發展的前端,但是北榮放射線部主任郭萬祐認為,人類不容易被人工智慧取代,想在1、20年完全做到人類醫療的事並不容易,因為人本來就是複雜的動物,醫療是人命關天,不像電腦下圍棋可以重來。

不過,AI界的高層認為,資訊領域的3天等於外界的1年,代表資訊產業發展迅速,AI醫療可以快速取代醫師,關鍵在於臨床醫師願不願意全力投入、提供完整資料,以及跨領域合作。

北醫附醫創新前瞻中心副主任蔡龍文指出,北醫附醫的自動預測敗血症的AI系統,讓預測時間從4小時縮短至即時預警,準確率8成至8成5,所以也不敢說是百分百,主因科技與醫療仍要磨合、民眾就醫習慣尚未改變。

蔡龍文說,不少民眾在AI醫療問診後再去找醫師看診,因為他們不太了解人工智慧的事務,甚至不信任,這是民眾看病習慣問題,且目前要用AI進行開刀也不可能,僅能成為輔助系統而已。

(中國時報)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圖檔及文字檔),著作權皆屬本會所有(除另有註明者,或本會網站連結至外部之網站除外),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完整資訊>
© 2024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dustry (IBMI)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15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508號9樓 電話:(02)2655-8168 傳真:(02)2655-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