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產業動態
上藥與阿里埋線布局下一個大風口:互聯網醫療
2015-04-01

【民營經濟報  2015-04-01  深度報道

互聯網+”風暴席卷各大行業,醫療與醫藥電商無疑是風口上最為當紅的一大領域。即便處方藥網上銷售新政遲遲未見落地、各級醫院間處方、患者信息的技術基礎參差不齊,但這依然無法阻擋互聯網與醫藥兩大行業的翹楚湧入其中。

2013年至今,至少有數十家傳統藥品製造、藥品分銷企業介入電商領域,被冠以醫藥電商、移動醫療概念股的上市公司更是不計其數。而騰訊、阿里巴巴、1號店等大型互聯網企業通過各種方式獲得交易牌照、收購線下企業的消息也屢見報端。一場跨陣營的大戰,早已無聲打響。

在傳統企業觸網即火的表象解讀之下,互聯網巨頭與傳統藥品生產商、零售分銷企業對互聯網醫藥各有所需才是背後的深層次誘因。

深圳市人民醫院網絡醫院網上預約掛號去年底開通。運行操作區分成3部分,分別坐著熱線代表、健康顧問和全科醫生,按照321比例呈金字塔配置。

多陣營混戰:市場空間有多大2015年進入3月,互聯網醫藥分庭抗禮的各大陣營新動作不斷,紛紛亮出了未來數年的戰略布局。作為互聯網大佬進入醫藥領域的典型,阿里巴巴集團傾注衆多資源打造的阿里健康雲醫院平台,在近期宣佈了其全鏈條的生態規劃。

據悉,其醫藥領域中的業務範圍涵蓋了包括醫務人員、醫療機構、受診方(患者)、支付者(醫療保險)以及健康管理、雲藥房、檢查檢驗等一系列環節。而的業務則與其近年來聯手衆多零售藥房打造的網絡售藥體系息息相關。

阿里健康所打造的業務是醫藥不分開的,相比傳統藥企而言,公司在技術與數據的運用有著天然的優勢。阿里健康一位內部人士透露。互聯網巨頭介入醫藥大盤的做法,在業界英雄所見略同者衆多,騰訊與京東等阿里巴巴的老對手也早已在此領域安排著自己的棋子。

相比之下,這場產業混戰中的另一陣營———傳統醫藥工商業企業,其參與熱情也從去年開始進入了前所未有的噴發期。

325日,新華制藥對外宣佈旗下醫藥電商平台———“新華大藥店建設完成,目前處於業務開拓之中。這也是這家公司獲得新版GSP認證後試水電商的又一里程碑。

相比新華制藥的小步快跑,國內醫藥工商業綜合巨頭上海醫藥介入互聯網醫藥則引起了更多關注,其如何在龐大體系架構下有序對接資源,成為核心焦點。

39日,上海醫藥發佈公告:由上海醫藥及電商管理團隊以現金方式投資設立上海醫藥大健康雲商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上藥電商公司),公司定位於為患者提供處方藥O2O銷售、健康管理的服務及貿易型電商。此次設立的公司由上海醫藥出資人民幣7000萬元,電商管理團隊出資人民幣3000萬元。以上市公司平台出資並宣稱配以頂級資源的上藥電商公司,也是國內首家大型綜合醫藥巨頭介入該領域的案例,此前九州通、國藥集團或是本身主業集中于分銷業務,或是涉足互聯網概念僅在OTC、保健品銷售上小試牛刀,全面開花者寥寥無幾。

根據目前政策規定,參與互聯網醫藥電商的企業本身有著隱形門檻,所需的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資格證書分為ABC三種———“A證為國家局審批,拿到A 的企業可做第三方藥品交易平台,但不得向個人提供藥品銷售服務;B證由地方局審批,企業服務方式為與其他企業進行藥品交易(B2B平台)C證則是由地方局審批,企業服務方式為向個人消費者提供藥品(B2C企業)”“醫藥電商門檻降到很低了,無論ABC證中任何一個交易證都已不構成太大難度,這也極大地繁榮醫藥電商市場、豐富了行業的玩家數量。上海醫藥戰略運營部總經理劉大偉坦言。醫療市場:系統端卡位戰作為中國最大互聯網公司,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阿里健康從一開始就定位於橫跨醫藥兩界,最終為其安身立命的支付推廣與流量導引進行服務。就在近日,阿里健康公佈了其在醫療端的資源整合進展,從中不難看出公司在基層市場的重點安排。

下一步阿里健康將與民營醫療機構展開深入合作,現已向全國18萬家醫療診 所發出合作的邀請,希望能打造阿里健康的醫院雲平台。阿里健康相關負責人向媒體透露。

而據瞭解,這18萬家診所或許只是阿里健康醫療結構籠絡網的一小部分。目前衛計委所統計出的約60萬基層醫療機構(門診、診所、醫療站)都是公司攻關的方向。相較于大型醫院,來自基層的醫療機構更容易突破。前述知情人士透露。

而為盡可能快而廣地推開自家平台與各醫療機構的HIS系統(HospitalInform ationSystem醫院信息系統,指醫院管理和醫療活動中進行信息管理和聯機操作的計算機應用系統)相聯,不同陣營也打響了系統端卡位戰。

323日,阿里健康宣佈與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達成戰略合作,接入該醫院的HIS系統,而這也是公司在北京地區實現與北京軍區總醫院的戰略合作之後推進電子處方的又一標誌性事件。

當然,擁有技術優勢的互聯網企業並不意味著能輕取這一塊市場,諸如上海醫藥這樣的傳統藥企也正希望通過自身常年來與醫療機構緊密的業務關係為自己分得一杯羹。

上藥電商公司希望在醫的方面提供供應鏈管理解決方案、協助醫院降低運營成本,從而謀求優先獲得處方的資格。劉大偉直言。為打造出這樣的服務,上藥推出了線上三大平台———電子處方平台、藥品數據管理平台、患者數據管理平台,將三者結合起來做成以藥品為中心、涉及多方利益的大數據平台。無論是阿里健康還是上藥電商公司,對每一環節的推進都是醫院資源與IT技術的雙重考驗。阿里方面似乎正以電商下鄉的熱潮推進阿里健康的醫院資源收集,以農村包圍城市,而九州通、上藥這樣地域優勢明顯的藥企則在各自的大本營強力攻關各大醫療機構。

據上藥方面介紹,公司有著與15000家醫療機構的合作基礎,上藥所打造的電子處方平台就是希望與醫院藥房直接對接,並以其自建的處方藥系統形成處方藥平台。藥品零售:線上線下進退戰如果說醫療端的爭奪更多是為參與者流量引導做文章,那藥品實際分銷則是在線下藥房聚集、支付與配送資源的另一綜合考驗。

公開數據顯示:目前國內藥品銷售渠道資源分佈中,醫院與零售渠道各占八成和兩成,而未來中國合理的分佈更可能向目前美國的渠道分佈比例靠攏,即醫院與零售四六開

有業內聲音指出,這將是一場地域市場門檻對抗平台資源吸引的強強對拼,電商巨頭與實體藥品零售方都有著無可替代的獨有優勢。上藥、九州通這樣的本土藥品分銷巨頭正在加快複制海外先進電商的線上線下聯動模式。

而依仗著自身強大的流量優勢,阿里健康則希望籠絡高度分散在全國的中小連鎖藥房,為自己的醫藥電商落地配送。自去年末開始在河北、浙江等省推出APP上傳電子處方、藥品比價業務後,其與石家莊三大連鎖藥店樂仁堂、神威、新興藥房均達成合作。

相較之下,在區域市場不足以在工商業打通優勢的中小型藥企電商,則遇到了越來越多的困難。

·據《21世紀經濟報道》、《上海證券報》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圖檔及文字檔),著作權皆屬本會所有(除另有註明者,或本會網站連結至外部之網站除外),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完整資訊>
© 2024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dustry (IBMI)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15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508號9樓 電話:(02)2655-8168 傳真:(02)2655-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