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產業動態
翁啟惠:培養生技業的台積電
2009-08-31

【工商時報 杜蕙蓉/專訪】2009/8/31 

 
開版宣言 全球高齡化、財富M型化,帶動生技產業新的發展契機。生技醫療版開版,期望提供一個新聞平台,將產官學研動態、趨勢加以深入報導,透過生技新視野、生技星兵、主題故事等專題報導,為台灣生技發展做見證。

此外,國人日益重視養生,本版也將會不定期開闢名醫問診、養生藥膳、預約健康等專欄,幫讀者的健康把脈。

挾著馬政府將傾全力扶持為兆元產業的氣勢下,生技產業今年展現蓬勃的契機,不管是業界或投資界都將今年定位為台灣的生技元年。中研院院長翁啟惠認為,以5年後全球生技產業將有4兆美金的產值,國內生技業是很有機會卡位的,其中更以新藥、高階醫材及生物學名藥最具價值。
翁啟惠認為,新藥研發的環節複雜,相對的門檻也高,但只要有一個重要的新藥能上市,週邊產業如高分子材料、醫材、檢驗測試分析及分離儀器和臨床及醫療相關產品等產業供應鏈就會跟著出頭,整個生技產業生態就會扭轉,所以要有明確的目標。

至於兩岸目前積極尋求相互認證臨床和專利等問題,翁院長認為這已是一個全球知識化的年代,兩岸都以架構美國FDA或歐盟EMEA的國際標準,是最能「快速通關」和國際市場接軌。以下是他的看法紀要:

問:如何看國內生技產業的發展?

答:1990年左右,政府積極發展生技產業,當時也掀起一波熱潮,只是20年來,國內100多家GMP廠、幾百家生技公司,但生技產業的產值卻不到全球1%,因此,讓很多企業主、財團裹足不前,對此產業看法悲觀!

在我看來,過去沒有太顯著進步,是因為不了解商業模式,不知道產品內容及自己的強項和特色,而且各公司彼此很單薄的各自發展。

實際上,生技產業價值鏈太長,不可能從頭包到尾,它需要全體合作,健全的基礎環境,加上政府的政策護持,而現在政府法規已制定鼓勵政策,包括生技新藥發展條例、鑽石起飛行動方案等,配合產業自覺性強,不斷有藥廠投入新藥研發,且廠商也開始有逐步專業分工現象,因此,就趨勢看來,生技產業的前景是樂觀的。

問:生技產業幅員遼闊,院長認為,那幾個領域國內生技業者比較能分食到大餅?

答:就資料估計,5年後全球健康產業的產值可達4兆美元,其中2兆美元是以製藥、醫療器材及健康食品為主,另2兆是與健康相關的服務等。就以其中生技製藥、醫療器材的2兆美元估算,這個超過60兆台幣市場的國內的生技業要鎖定的是那個領域?若以市場分析,亞洲市場的市佔約三分之一,若以人口結構來看,華人佔有率是四分之一,若加上印度則是三分之一,如此龐大的市場,60兆台幣的產值,國內生技業是很有機會搶到先機的。

以目前最具優勢的領域來看,新藥與高階醫療器材,國內業者已開始嗅到味道,而農業生技台灣雖然口碑不錯,但尚無法走向科技化及國際化,至於現在不少廠商亦積極跨足的植物用藥,FDA雖已有規範,但植物用藥的發展過程,包括臨床設計、CMC、材料等還無法有較明確的量產標準及品質掌握,所以往往是前段發展快速,後段無法銜接。

問:生技業都看好新藥和醫療器材產業較有機會和國際市場接軌,您的看法?

答:國內電子機械技術頗強,醫療器材很快就能行銷國際市場,只是高階的醫療器材市場幾乎是被國際大廠攏斷下,本土業者難有較大的市佔空間,雖然從技術面可降低成本,但對產品內容的創新仍須加強。反觀製藥產業,其產值是醫療器材的3-4倍大,儘管其環節複雜,門檻高,但只要有一個重要的新藥成功上市,產業供應鏈就會水漲船高,像瑞典並非以製藥業聞名,但幾年前他們一家藥廠卻因成功開發胃潰瘍藥聲名大噪,不僅獲利耀眼,整個週邊產業及醫材結構也開始完整建立,因此,我建議生技業者可以朝向難度較高的新藥及醫材發展。

以新藥開發的時程來看,它的特色是每一個階段都可脫手,都可以產生效益,而且新藥的種類很多,包括新成分、新組合、新輸送方式及新用途,甚至有些歸類為醫材的如玻尿酸及膠原蛋白也被開發成治療如關節炎及眼疾的藥物,只是獲利的多寡不同。如果時機成熟,自己推波一個新藥上市,週邊如高分子材料、檢驗測試、分析儀器、臨床及醫療相關用品等產業供應鏈就會跟著出頭,生技產業生態就會扭轉,價值供應鏈就會浮現,所以要有明確目標,只要生技業的台積電出現,國內生技業就有跨足國際舞台的實力。

問:兩岸目前氛圍佳,亦有生技搭橋計劃,院長認為雙方應如何聯手進軍國際市場?

答:生技業目前十分積極尋求兩岸在臨床、專利上的共同認證,不過,我認為兩岸的生技業者各自有優勢,國內業者深諳國際法規,生物醫學進步,尊重智慧財產權,又有一定的技術水平,而大陸有龐大市場做後盾,臨床試驗規模化可期待,雙方合作不僅可以卡位亞洲市場,也可向全球進軍;但我認為最有效的方法,是以較高規格的國際標準,像台灣成立的TFDA,中國的SFDA,大家共同依美國FDA的規格開發產品,不管在藥廠的設計和藥品的生產,符合國際的規格,就等於買下國際競技場的門票,就有創造兩岸雙贏的契機。


【原文網址
https://tech.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Inc/2007cti-news-Tech-inc/Tech-Content/0,4703,12050902+122009083100267,00.html 】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圖檔及文字檔),著作權皆屬本會所有(除另有註明者,或本會網站連結至外部之網站除外),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完整資訊>
© 2024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dustry (IBMI)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15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508號9樓 電話:(02)2655-8168 傳真:(02)2655-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