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產業動態
社論 - 兩岸往來深化不可免 創造雙贏靠智慧機遇
2010-05-20

【 工商時報  報訊 】2010/05/20

代表我國出席第63屆世界衛生大會的行政院衛生署長楊志良,與大陸衛生部長陳竺,藉參與世衛大會之便,日昨在日內瓦舉行雙邊會談,就兩岸關切的衛生醫療事務,特別是防疫問題等交換意見。

根據楊署長形容,此一雙邊會談所涉及的內容「比你想的還多」。對照去年前衛生署長葉金川首度率團參加世衛大會時,也曾與陳竺有過接觸,但那畢竟是兩岸衛生部門最高首長的初接觸,因此談不上有多少實質內容。而此次楊陳會則似乎談得較為具體深入,一方面檢討兩岸已簽署的食品安全協議之執行情形,另方面則針對兩岸衛生合作協議,包括共同處理肺結核和打擊偽藥等事宜,具體交換意見,以期能夠在年底的第六次江陳會談時,完成雙邊合作協議的簽署。

值得一提的是,楊志良在會中主動表示,兩岸在腸病毒疫苗的研發進度領先世界,預計今年下半年就可以進行人體實驗,因此兩岸專家也計畫在兩個月內於上海召開會議,加強雙方在臨床實驗的合作。

檢析楊署長的這番談話,其實恰可與預計下周在台北召開的「兩岸搭橋計畫」中的「生技醫材產業論壇」的議題相互呼應。根據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董事長李鍾熙指出,台灣生技製藥業要進軍大陸開拓市場,首先就必須突破法規限制。他舉例藥品、生技的臨床審批,台灣有台灣的法定程序,大陸也有大陸的審批法規。因此他認為兩岸如果可以銜接法規,藥品在台灣完成臨床實驗,則到大陸就不需要重複做,只要進行「橋接實驗」即可,就可以省去很多上市時間。

關於李鍾熙所提,透過兩岸討論協商,進而簽署協議,未來有關生技藥品的上市,兩岸不必重複做臨床實驗,的確可以大幅縮短新藥品從研發到上市的漫長時間。如果能夠落實,自然是相關業者的一大利多,也絕對有助於提昇台灣生技醫材產業在大陸乃至於世界的競爭力與市占率。

不過,生技醫材業者想要打好這個如意算盤,在討論協商過程除了必須遵循雙方互惠原則,而不可能獨惠於台灣業者之外,這樣的提法其實無可避免將碰觸雙方深化交流合作後的核心課題,也就是要免除掉重複而冗長的臨床實驗,實務上只有在同一個國家公權力體系下才可能做到。譬如大陸上海業者研發的新藥,在全中國的範圍內自然可以公開上市而不需要逐省重複做臨床實驗才能拿到審批。但現實上台灣和大陸畢竟是兩個不同的國家,雙方都有各自的法令規範和執行機關,如果一邊完成臨床實驗,即可在兩岸通行,就有可能衍發台灣是否被納入中國一體的治理框架下的疑慮。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想要免除兩岸重複行政審查程序以爭取時效的,自然不止生技藥材業者而已。譬如台灣電玩遊戲業者即針對台灣的電玩產品申請在大陸上架,需經過6個月的審批,而大陸電玩產品卻可長驅直入沒有事先審查機制的台灣,形成兩岸業者間不公平的競爭,從而呼籲主管官署應採取對策,最好將電玩產品列入ECFA的早收清單中。

除此之外,諸如兩岸對知識產權的保障,各有嚴謹的法令規範與冗長的審批作業時程,站在業者立場,自然希望兩岸能夠畢其功於一役,一邊審核發照,到另一邊就不需重複審核授證的程序。而所有這些業者的主觀期求,在兩岸各擁主權與治權的情況下,短期內似乎是難以有所突破,畢竟任何一方都承受不起喪失主權放棄治理權的指責或質疑。

不過,路畢竟是人走出來的,回顧兩岸在1987年恢復正式交流以來,透過兩會協商模式,從相互承認文書認證,到共同打擊犯罪遣返罪犯,到各式各樣合作協議的簽署,無一不是透過溝通協商,最後所簽署的協議也意謂著雙方在治理權上一定程度的讓渡擱置。而誠如楊志良署長所說,兩岸往來的深化不可避免,除非雙方回復1987年以前兩岸僵化敵對老死不相往來的狀況,否則交流合作的大門一旦打開,不同領域、不同業別要求深化合作內涵的呼聲不止是不絕如縷,甚至還會不斷加大加強。

面對這種情勢,政府固然不可能也不應該走回頭路,但如何考量各自的主權與安全,同時又能滿足雙方業者與民間提供更便捷服務的期求,無疑是對兩岸政府最大的考驗。而一旦成局,不是提供兩岸互動往來的便捷性,就是提升業者的產品競爭力,這樣的雙贏結局自然是值得雙方共同去追求與促成。

【 原文網址https://life.chinatimes.com/2009Cti/Channel/Life/life-article/0,5047,11051801+122010052000104,00.html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圖檔及文字檔),著作權皆屬本會所有(除另有註明者,或本會網站連結至外部之網站除外),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完整資訊>
© 2024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dustry (IBMI)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15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508號9樓 電話:(02)2655-8168 傳真:(02)2655-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