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產業動態
概念育成中心 風行美校園
2010-06-30

【工商時報 記者/林佳誼 綜合外電報導】 2010/06/30

紐約時報報導,美國學界向來走在科技尖端,引領業界創新,現在麻省理工學院(MIT)等部分美國大學更在校內提供產業媒合服務,主動與業界投資者合作,篩選出具有前景的學術概念加以培育,確保這些優秀點子可以成功開創商機。

MIT的「德許潘科技創新中心」(Deshpande Center for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最近才協助該校教授哈特(Douglas Hart)以9,500萬美元的高價售出其創投公司,而現在哈特與德許潘中心又已展開下一個合作計畫,發展哈特所研究的3D耳部掃描設備。

學術界一般將此類媒合單位稱為「概念驗證中心」(proof-of-concept center),其功能是更有效率、更目的性地將學術研究成果商業化。全美第一所概念驗證中心就是2001年設立於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里比西中心」(the William J. von Liebig Center)。

概念驗證中心就像是大學裡面的企業育成中心,但兩者差別在於,大學校方可在技術萌芽階段就介入合作。一般業界通常會先確定產品再進行改良,學院則是先找出好概念,再與業界合作發掘其中商機。

里比西中心設立10年以來,累計已吸引逾8,700萬美元的資金,協助開創26家企業並帶來超過180個工作機會,例如專門研發早期癌症診斷技術的生技公司Biological Dynamics。

波士頓投資公司Ignition Ventures創辦人之一的薩澤爾(Amy Salzhauer)指出,由於科學家們不了解市場生態,許多絕佳構想常只能困在實驗室裡。

不過專家表示,儘管過去幾年間美國創投資金日益乾涸,還是有許多大學僅提供單純的「技術轉移」服務,只是單向推銷既有的技術設計,而非主動積極尋找媒合機會,在研發初期就掌握消費者需求。

根據薩澤爾指出,其中一個原因可能是此類育成或媒和計畫所費不貲,撇開研發成本不論,光是一項技術產品化的評估工作,就得花費約莫25萬美元。

因此美國政府也計畫在明年向幾所機構撥款1,200萬美元,加速打造概念驗證中心的成功模式。

不過哈佛大學商學院教授史都爾特(Toby E. Stuart)也說,幾乎全世界都想複製美國矽谷的學院導向創新體系,「但是這無法透過政策工具而推動,必須是自然發生」。

【原文網址 https://news.chinatimes.com/CMoney/News/News-Page-content/0,4993,11050705+122010063000331,00.html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圖檔及文字檔),著作權皆屬本會所有(除另有註明者,或本會網站連結至外部之網站除外),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完整資訊>
© 2024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dustry (IBMI)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15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508號9樓 電話:(02)2655-8168 傳真:(02)2655-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