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產業動態
港交所IPO新規 下周一啟動
2018-04-25

醞釀4年後,香港交易所昨(24)日正式公布「新興及創新產業公司上市制度」諮詢總結,並通過上市公司同股不同權方案、允許尚未獲利的生技公司赴港上市,以及創新產業公司來港第二上市要求。新規將於下周一(30日)生效,並接受企業申請上市,首批企業最快可在6、7月依據新制度上市。

這項新規是近24年來,港股針對吸引全球創新科技型企業所做出意義最為重大的上市制度改革。這將對亞洲乃至全球資本市場掀起何種風潮,尤其對台股中長期而言會否形成磁吸效應,均讓外界高度關注。

華爾街見聞報導,港交所昨發布IPO新規,允許雙重股權結構公司上市(即同股不同權),並允許尚未獲利的生物科技公司赴港上市。港交所指出,這次針對上市制度的重大調整,是為了吸引更多創新型科技公司,以及已在海外上市的公司赴港上市。

港交所總裁李小加表示,經過4年的努力,香港終於推出新的上市制度,港交所希望今年6、7月間能看到第一起新規下的IPO(首次公開發行)。市場人士預計,允許同股不同權能吸引更多「新經濟」公司赴港上市,今年香港市場IPO集資額可望達2,000億港元。

報導稱,港交所在今年2月23日公布諮詢文件「新興及創新產業公司上市制度」,進一步細化「同股不同權」、生技公司來港上市,以及創新產業公司來港第二上市的要求。

在外界最關注的同股不同權問題上,港交所規定,欲採納同股不同權的公司上市時,相關擬上市公司上市最低預期市值不得少於400億港元,若預期市值低於400億港元,申請人在最近1個財政年度必須獲得10億港元的收益。

高盛股票資本部中國區主管王亞軍此前表示,某些科技公司隨著企業發展不斷在融資,創辦人股權因此不斷被攤薄,但這些創辦人又是核心人物,不能失去控制權,香港同股不同權的改革即針對這類公司,否則這些企業只會考慮到美國上市。

目前市場盛傳,大陸手機巨頭小米正準備赴港上市計畫,希望搶到新規上路後的頭香。另外,陸港兩地9家生技公司如上海天力士、信達生物製藥等,同樣是摩拳擦掌。香港拓寬現行上市制度後的效應,正初步浮現中。

(工商時報  記者李書良/綜合報導)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圖檔及文字檔),著作權皆屬本會所有(除另有註明者,或本會網站連結至外部之網站除外),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完整資訊>
© 2024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dustry (IBMI)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15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508號9樓 電話:(02)2655-8168 傳真:(02)2655-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