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產業動態
博晟 瞄準全球千億骨材商機
2018-05-28

晟德集團旗下博晟生醫繼併購全美前五大骨科醫材廠Exactech子公司-台灣美精技後,加速開發的兩相軟骨修復植體,也完成三期臨床收案,預計明年3月解盲;董事長陳德禮表示,目前除積極規劃前進美國進行臨床外,下半年將在大陸成立合資公司,並引進重磅級策略夥伴。

此外,博晟另一項主力產品OIF/β-TCP(骨誘導因子+生物陶瓷骨材),鎖定的2大領域中,針對脛骨骨折的治療已向台灣TFDA申請臨床;而腰椎融合則規劃下半年申請美國和澳洲臨床。

據統計,2015年全球植骨市場已超過900億台幣,隨著人口老化、微創手術也增加了年輕患者的需求,預估2020年將超過1200億台幣。博晟在發展「生物性骨材」的架構下,在收購台灣美精技後,其產品也由原先「脊椎」及「創傷」兩大修復技術平台延伸至「關節軟骨組織」修復的關鍵技術。

值得關注的是,博晟因併購台灣美精技,也與Exactech開啟策略合作,目前Exactech更有博晟7%股權,是第三大股東。業界認為,有全球前五大醫材廠Exactech的入股,將有利於博晟海外授權與通路建佈等全球版圖的擴張。

陳德禮表示,高齡化時代來臨,因外傷、運動磨損或退化的軟骨修復需求暴增,預估單是美國市場年產值超過新台幣600億,而博晟已自植骨跨入軟骨修復領域,目前正力拚兩相軟骨修復植體能順利於2019年獲台灣TFDA上市許可。

另外,有鑑於海南經濟特區將成兩岸自由貿易試驗區,陳德禮表示,博晟除了規劃今年在大陸成立合資公司外,預期未來兩相軟骨修復植體取得上市許可後,也可在特區治療病人,創造新商機。

2016年才由晟德集團攜手工研院、台微醫、年興紡織和永昕等公司成立的博晟生醫,除了兩相軟骨修復植體,技轉日本Osteo公司的OIF/β-TCP,也是台灣第一個複合性生物性骨材,該項產品已取得日本以外的全球權利,且博晟並持有Osteo 15.8%股權。


兩相軟骨修復植體十年有成進軍國際 最大推手林滄城

博晟生醫「兩相軟骨修復植體」創新醫材,可望在2019年取得上市許可,這個全球首創利用自體軟骨組織修復技術,來自於工研院和台大醫院的研發,在經過10年的轉折後,將以台灣品牌打世界盃,最大推手是現任博晟執行長的林滄城。

專精於生物醫學工程產業超過35年的林滄城,是華盛頓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博士,曾任職全球知名醫材廠Zimmer(捷邁),擔任全球研究和技術副總裁、Exactech的生物製劑副總裁兼首席技術官。

他在2006年時於醫療材料研究期刊中,看到工研院和台大醫院合作發表的體軟骨組織修復論文,覺得十分可行,於是說服了Exactech,在2008年成立子公司-台灣美精技,技轉「兩相軟骨修復植體」技術,並在2010年獲台灣TFDA核准進入臨床試驗。

2017年Exactech組織結構調整,博晟分別在8月和12月用兩階段完全收購Exactech子公司台灣美精技股權,並拿下已進入三期臨床的「兩相軟骨修復植體」產品,就進度看,該產品可望在2019年取得台灣上市許可,有機會進軍國際市場。

林滄城認為,台灣不缺研究技術,但缺的是好人才,能把技術提升至有商品化價值,讓專利能生錢。

兩相軟硬骨修復骨材技術的應用原理,是將取自病患膝關節非荷力處的軟骨組織,以組織切碎裝置切碎,經酵素處理溶釋部份自體軟骨組織塊細胞後,再清洗去除殘留於組織的酵素,最後將處理完成的軟骨組織及細胞,填充於一含有兩層不同材質與結構組成之兩相軟硬骨修復骨材。

接續在膝關節軟硬骨創傷患部,先鑽取一與骨材相同直徑與深淺的植入部位,再將兩相骨材植入軟硬骨缺損之創傷處,達成組織修補再生的目的。

林滄城說,這個技術應用面高,已完成三期臨床實驗是以55歲以下的病患為主,不排除拿到許可上市後,再擴大適應症族群,並前進海外臨床和授權。

(工商時報  記者杜蕙蓉)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圖檔及文字檔),著作權皆屬本會所有(除另有註明者,或本會網站連結至外部之網站除外),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完整資訊>
© 2024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dustry (IBMI)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15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508號9樓 電話:(02)2655-8168 傳真:(02)2655-7978